太子虽然从未伺候过人。但他心细如发,做事事无巨细。每日监督下人给父皇熬药,再亲自给父皇试药,每一个步骤都丝毫不敢马虎。仅凭着一颗赤诚的孝心,将北渊帝王照顾的十分妥帖。
萧辞镜作为皇子,在父皇生病之时也想出一份力。
第108章 姜丝萝卜汤
凌云阁的小厨房内。萧辞镜正专心致志的熬着汤药。
一个衣着怪异的黑衣人站在他身后, 静静的看着。
“父皇他会喝吗?”萧辞镜问到。
北渊帝王生性多疑。就连萧云轩送过去的东西他都不一定放心,更何况是自己这个半路儿子端过去的。
“他会喝的。”黑衣人回答。声音沙哑的仿佛嗓子被锯齿划破了一般。
因为,他心中有愧。
萧辞镜闻言侧眸, 用眼角的余光看了黑衣人一眼, 却什么也没问。
他也没必要问。这皇宫里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来来回回也就那么些。他就算是自己猜, 也能猜的八九不离十。
更何况,他现在同这个黑衣人是相互利用的关系。知道的越少, 牵扯就越少。
萧辞镜之所以能在冷宫里活下来, 自然不是他运气好。而是有人在暗中相助。
当然, 这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黑衣人跟北渊帝王似乎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他想利用他这个弃子, 扰乱北渊的格局, 掌控北渊的根基。萧辞镜在被黑衣人找上之时, 还不到十岁。他被饿的瘦骨嶙峋, 又被打的奄奄一息。在黑衣人居高临下的俯视他时, 他像一个即将溺水的人, 毫不犹豫的抓住了这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
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他只想牢牢的抓住这个机会,借着黑衣人的势一步一步的往上爬。
他野心越大, 越想往上爬,便表现的越发乖巧听话。所以在明知道黑衣人交给他的武功秘籍有问题的情况下,还是坚持练了那门可以让人快速强大起来的武功。
这世间的正派功法,都是需要长年累月,慢慢积累的。没有个三五十年都别想学有所成。但凡能突破常理的, 都是以牺牲自身为代价的。
他不怕短命, 他只怕自己不够强大, 不足以将那些欺辱过他的人踩在脚下。
只是,他虽不怕短命。但却不知道自己日后会不会后悔。
会后悔吗?
萧辞镜问自己。他的脑海中闪过姜映月那双灿若星辰的眼眸。
不, 不能后悔。
他没有回头路。
……
萧辞镜深吸一口气,将锅里熬好的汤药盛出来。提着食盒朝清平殿走去。
北渊帝王当初竞争太子之位时的情况可比现在严峻多了。他只有五个儿子,但先帝却有十几个儿子。且个个都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的。所以北渊帝王在这十几个儿子中并不出彩。
但他却有个好哥哥。
他的哥哥与他并非一母同胞。只是先帝的宠妃云贵妃早逝,留下了个儿子,被先帝记在了北渊帝王母妃的名下。先帝因为云贵妃的缘故,对这位哥哥十分上心。北渊帝王的母妃也因此从未亏待过他。所以那位哥哥便立誓,这辈子都要尽心尽力的护着这个胆小怯懦的弟弟。
在这充满算计的皇宫里,他们这对兄弟,算是唯一一对兄友弟恭的。两人合作,在这十几位皇子中杀出重围,绽放异彩。但在北渊帝王顺利登上太子之位后,这位哥哥却因为谋逆,在边关畏罪自杀了。
北渊王朝因此少了一位征战沙场的常胜将军。先帝的二皇子,武成王萧长风。
如今萧辞镜手中提着的汤药,正是当初北渊帝王小时候,每每感染风寒之时,萧长风都会给他熬的驱寒汤药。姜丝萝卜汤。
这碗汤药的材料在皇宫中着实上不得台面。太医们要给陛下驱寒,自然有更多更好更名贵的药材以供选择。所以在武成王萧长风去世之后,便无人再给他熬了。
萧辞镜在清平殿外求见。李圆春恭恭敬敬的走进殿内禀告。
“陛下,五殿下求见。”
寝殿内,北渊帝王披着一件披风,坐在案几边批阅奏折。时不时的咳嗽一声,苍白的脸颊上便会浮现出一抹不自然的红晕。
“让他进来吧。”
“是。”李圆春应了一声。
萧辞镜将食盒递给李圆春,而后侧身规规矩矩的撩开衣摆跪了下来。
“儿臣拜见父皇。”
“起来吧。”北渊帝王皱着眉头咳嗽了一声:“镜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事?”
萧辞镜闻言起身。
“儿臣听闻父皇偶感风寒,便亲自熬了一碗驱寒的汤药,给父皇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