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傅安和让他们吃的教训足够深,以致于遇到与她相关的事情,他们当即就是一个大后退,唯恐再次栽跟头。
穆九黎才不管合不合规矩呢,梗着脖子用霸总的语气说道:“朕说可以就可以,朕是天子,朕就是规矩。若是先前没这规矩,那就从朕开始有。”
傅安和听他转述完这话,当即失笑。
笑完又抱住他的胳膊,一脸崇拜地看着她,用腻死人的夹子音说道:“皇上好威武好霸气,人家好喜欢。”
穆九黎当即身子都苏了半边。
他凑到她耳边,哑声道:“爱妃,朕为你舌战群臣,你今夜可得好好犒劳下朕。”
傅安和白他一眼。
这家伙,一天到晚净想着这事儿,怎地就没个够!
不过别管穆九黎私底下多黏人,在外头他还是很有威严的,是个不受朝臣左右的实权派皇帝。
当然,是还清皇祖父隆昌帝欠下的债务以后。
没还清债务的时候,他也没少吃窝囊气。
所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他还是牵着一身大红锦袍,外罩大红锦缎斗篷的傅安和,一步步登上城楼。
有同登城楼殊荣的高官显贵们,见到这幅情景,哪还有不明白的?
后妃里头,只有皇后才有资格着大红色。
就算夜晚灯光再不明亮,他们再老眼昏花,也不可能把喜庆的大红色认错。
加上历来后妃里头只有皇后有资格与皇帝同登城楼的规矩。
再明显不过了,安贵妃这皇后之位是把里攥着了。
只是因为她册封贵妃的圣旨还未下,册封仪式还未举行,加上她晋升太快,不适合立刻封后罢了。
傅安和紧了紧身上的斗篷。
上元节这日夜空明净,圆盘一样的月亮挂在天空中,树影婆娑,满街灯笼高挂,还真是个赏月的大好时节。
就是冷了些。
过年期间气温一直在七八度左右,冷暖适宜,很适合走亲访友。
没想到上元节这日竟然气温又骤降,最高气温降到了零下三度,院里水缸的水重新开始结冰。
不过天气的寒凉,似乎并没有阻挡百姓的热情,城楼下挤满人群,乌泱泱的,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头。
他们从高处,只能瞧见下头一片黑色的脑瓜子。
傅安和略带担忧地小声对穆九黎道:“人太多了,万一造成踩踏,只怕会后
果不堪设想。”
穆九黎安抚道:“不妨事,年年如此,五成兵马司今年出动了几千人维持秩序,也设置了分流的路障,除非有人特意闹事,否则不太可能会出事的。”
傅安和闻言,顿时松了口气。
看来不能小巧古人的智慧,五成兵马司的人处理此事经验丰富着呢。
再者,有皇帝跟贵妃在场,百姓又对封建皇权存在敬畏,不会不听指挥胡乱跑动。
他们才刚在城楼最高处站定,下面就跪倒了一地,山呼万岁。
穆九黎抬了抬手。
城楼上顿时敲了三声鼓。
随着鼓声响起,百姓们立刻闭口,然后稀里哗啦地站了起来。
穆九黎拉着傅安和在座位上坐下,宫人将酒菜端上来。
一切就绪后,他吩咐道:“开场吧。”
随着三声鼓响,抽签抽到第一个登台表演的青楼伎子们缓缓登上舞台。
傅安和一瞧见她们那清凉的穿着,顿时嘴角抽了抽。
这大冷天的,这些人也太拼了吧?
不过想到现代明星大冬天穿着吊带或者无袖晚礼服室外走红毯,似乎也就能理解了。
第83章
宫人们端了数个熏笼过来, 不过片刻功夫,傅安和便感觉到了暖意,不再浑身冰冷了。
在景仁宫东暖阁待着, 她竟不知外头冷成这样,加上城楼顶上高处不胜寒, 差点把她冻僵。
早知如此冷,她就在身上多贴几个暖宝宝了。
身上暖和过来后, 傅安和就有闲心欣赏下头的表演了。
听穆九黎说,能在上元节献艺,于燕京城的青楼来说, 是件极其有脸面的事情。
但显然不是所有青楼都能参与。
那样的话,只怕得表演到明日中午也表演不完。
所以在此之前, 京城的青楼会先比试几轮,决出前十名。
这前十名才有资格在今夜登台献艺。
傅安和看得津津有味, 甚至有种在看春晚的感觉。
伎子们不愧是专业的, 歌舞水平相当高。
就是穿得太清凉了些,大冬天的, 又是在室外表演, 回去后只怕要着凉。而古代着凉,很可能是要死人的。
傅安和对庄姑姑招了招手。
待庄姑姑上前后,傅安和吩咐道:“叫人煮些姜汤给下头表演的那些姑娘公子送去, 多加些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