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皇帝照料好了,不用你跑哀家跟前讨巧卖乖,哀家也亏待不了你。”
“好嘞。”傅安和应声,也不墨迹,转身就走。
两人都默契地没提宁嫔一字半句。
不过候傅安和离开后,江太后还是忍不住同崔姑姑感慨了一句:“宁嫔若是有安嫔一半机灵懂事会看眼色,哀家就不愁了。”
崔姑姑简直不知该如何回应。
以往遇到那些都是小打小闹,每每江太后对着自己发牢骚时,她还能用宁嫔年纪还小之类的言辞来安慰江太后。
但发生了昨夜的离谱事情,她实在没法再用年纪还小之类的话语来替她开脱。
毕竟宁嫔已经十八岁了。
大周风行女子早嫁,很多十八岁的女子都已经是一个或者两个孩子的母亲了,正经担起相夫教子管家理事的责任。
宁嫔虽已怀上身孕,眼瞅着再过半年就是当母亲的人了,却还像是个心智未长全的孩子般。
当自己才十二三岁,还是可以随意耍小性子的小姑娘呢。
崔姑姑只能不提宁嫔,只笑道:“安嫔娘娘是挺机灵懂事的,最难得的是大方。
对皇上大方,对您大方,对几位皇子公主也大方,甚至对奴婢这样的宫人也大方。
换做旁人,有这样好的西洋口罩,只会藏着掖着自己偷偷用,哪像她,连奴婢这样的宫人都分发。”
虽然安嫔的本意多半是怕自己感染风寒后传染给江太后,但自己却是实实在在受了恩惠的。
不过最幸运的当属景仁宫的宫人,昨儿她去景仁宫时可是瞧得分明,景仁宫上下,连同做洒扫活计的粗使宫人,人手一只口罩呢。
在这点上,别说慈宁宫了,就算是养心殿跟乾清宫的宫人都不能比。
现在景仁宫的宫人,估计成了全紫禁城宫人们羡慕的对象。
江太后到底还是狠不下心,宁嫔若是光身一个人就罢了,冷她几日也不妨事,偏她现下怀着身孕。
万一郁结于心,伤及身子,导致腹中孩子保不住,可就不好了。
倒不是江太后一心只惦记宁嫔腹中的孩子,她现在有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多几个孙子孙女当然是好事,没有也不必强求。
主要是宁嫔腹中的胎儿已经三月,若闹出甚乱子来,孩子保不住就罢了,她的身子也会元气大伤。
江太后叹了口气,吩咐崔姑姑道:“将江家送来的那包血燕燕窝给宁嫔送去,顺便瞧瞧她现下如何了。”
崔姑姑欲言又止。
燕窝珍贵,血燕燕窝更是珍贵中的珍贵,属于可遇可不可求的稀罕物。
江太后的母亲江老太太得了一包,自己舍不得吃,打发长媳江大太太送进来给江太后补身子。
结果江太后自己没吃,反倒送给了外甥女宁嫔。
崔姑姑叹了口气,到底还是没说出阻拦的话,去库房里拿上那包血燕燕窝,去了长春宫。
*
傅安和回到景仁宫的时候,穆九黎正歪在罗汉床上睡回笼觉。
东暖阁里地龙烧得旺,青铜香炉里带着浅淡兰香的烟雾袅袅升起,好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
傅安和在床沿坐下,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发现体温还算正常,暂时没有复烧的迹象。
虽然她动作够轻柔了,但穆九黎这样警醒的人,还是被惊动了,迷迷糊睁开眼。
见是她回来了,伸手就要将她拉进怀里搂着睡,结果手伸到一半,突然意识到自己现在还是病号,又连忙打住。
毕竟今早他想跟她温存一下,结果被嫌弃地一把就给推开了。
他才不会再次自找没趣呢。
咳,这倒是小事,主要是这风寒太难受了,怕她真中招。
就她这一点小痛都哼哼唧唧个没完的娇气包模样,若是真被传染,只怕天都要被她闹塌了。
他根本伺候不起。
傅安和哪里看不出来他这点小心思,打趣道:“哟,皇上这是还记仇呢?”
穆九黎哼唧道:“你离朕远点,仔细被朕传染上风寒。”
不作死就不会死,傅安和也没非要逆反地凑过去,毕竟重感冒可不是闹着玩的,虽然要不了她的命,但是会很难受。
她站起身来,坐到远一些的太师椅里,邀功道:“我给太后娘娘以及三位皇子公主他们各送了一包西洋口罩,每包十只,应该足够他们用到这次流行性风寒结束了。”
穆九黎一怔,随即嘴角扬起,夸赞道:“爱妃如此大方,朕心甚慰。”
似乎觉得口头夸赞几句太过寒酸,只怕马上要遭她吐槽,连忙又补救道:“爱妃可馋火锅了?待朕好了,朕叫御膳房送些好羊肉好涮锅菜来,咱们吃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