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是一个新字,便已经盖过所有咏梅诗词,更何况这首词立意极佳,哪怕是不懂诗词的人也能看出这是一首好词。
辛如练的注意力没放在诗词内容上,而是从头到尾扫了一遍一气呵成入木三分的字上。
笔走龙蛇,刚劲有力,果然好字,不愧是书画双绝。
可辛如练并没有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这字是好字,笔迹和上回他假借同仇行世苦行修度离开,留给她的那张纸条上的字是出自一个人。
“换只手写。”辛如练视线落到晏行舟的左手上。
她不是无理取闹。
而是先前和他十指相扣时发现他的左手指腹上有茧子。
很薄,不是天生就是薄的,而是被刻意打磨过的那种薄,若非如此贴近,若非万般注意,很难发现这一层茧子。
起先她以为是他习武落下的,可是习武落下的茧子她也有,两相比较并不相同。
相反,更像是长期握笔写字导致的。
想到先前晏行舟还是宋砚清时,她曾对比过文丛润和他的笔迹,当时便留了个心眼。
什么样的人会在左手留下茧子?什么样的人又会故意把左手上的茧子打薄抹除?
这必然是要掩盖什么。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晏行舟握笔的手一顿,抬眸看向辛如练:“练儿……”
没等他说完,便有小厮来报。
因为段无痕的死,戎督军奉命请辛如练走一趟。
这戎督军自然是戎炎。
至于奉命,奉的是谁的命也显而易见。
辛如练看了看天色,天才放亮。
这么早就来,看来他那边是有所准备了。
“练儿。”这次晏行舟倒是没了之前的心虚,听闻此事摇了摇头示意她别去。
戎炎和辛如练不对付的事他也是知道的,更别说辛如练被褫夺军职后戎炎被谢景谙提拔重用。
戎炎摆明是谢景谙的人。
他不能让辛如练独自涉险。
辛如练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无事。”
谢景谙要是对她下手,当日段无痕把她诓到营帐里就动手了。
至于戎炎,她虽然和他不是一路人,但也清楚他这个人的性子,他先前既然能放她离开,事后自然不会揪着不放。
“我去去就回。”辛如练道,简单收拾了一下,拿上段无痕的剑便出去了。
自从段无痕死后,她便把这把剑随身带着了。
和杀死文丛润那次不同。
虽然都是一剑穿心,但文丛润死后,她再也没有碰过那柄陪了她十几年的贴身短剑。
当初提着短剑上花轿,抱着令牌入宋府,她把短剑拿给小厮,让小厮把它递交给宋砚清看。
事后宋砚清,也就是晏行舟把短剑又还给了她,就像她中毒醒来后,把藏剑簪交还给她一样。
只是她再也没碰过那柄短剑。
默默把它埋在东郊小院的梅树底下,再不让它现世,如同把文丛润的遗骨埋在哪里。
而段无痕这把剑她留了下来。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愧疚?念想?警示?
通通都不是,为了什么,她自己也不知道。
总觉得剑在,人就在。
似乎只要她叫到他的名字,他还能高声应和一句末将在。
曾经最好的战友用他的死来劝诫她,她又怎么能让他失望。
辛如练握紧手里的剑,心底五味杂陈,只是转身那一刻,视线在晏行舟写了小词的纸上落了落。
晏行舟眼底忽然有些酸涩。
字不用写了,话也不用说了,她已经知道了。
他以为他会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告诉她,他就是文丛润。
也曾想过她知道这件事后的反应。
唯独没想到会是在这样一个清晨,这么平静,这么猝不及防。
想到这里,晏行舟忽地笑了。
练儿何其聪明,他都没发觉自己露馅了。
寻常人大多是用右手写字,且只能用右手,可他不一样,他左右手都能用,且两只手的字体不一样。
他是文丛润的时候,就是用左手写的字,只是练儿没亲眼看见他动过笔,也就不知道这件事。
方才因为他一时大意,倒是让她察觉了。
晏行舟苦笑,心里却没来由地松快许多。
这算是彻底交代了吧。
曾经一直未能说出口的遮掩与掩饰,都在方才那一眼中了。
练儿就是练儿,心细如发,什么也瞒不过她。
她先前能发现他是宋砚清,他就知道迟早有一日她会发现他是文丛润,不过是时间早晚。
笑着笑着,眼底湿润一片,晏行舟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
不是伤心悲痛,而是喜极而泣。
从此他和她之间再无什么隐瞒,他在她面前,就只是他,不是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