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如练(160)

作者:羞花掠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陛下所言极是。”晏行舟笑意不减,接着他的话说下去,“不过陛下有句话我不敢苟同,万物有灵,不是一句畜牲就能定论的,乖顺与否,包藏祸心与否也分时间地点,那鸟既然愤而啄伤我的眼,那想必定然是我做了什么得罪它的事,诸般事项有因有果,不会错的。”

“难怪九州都说大御明昭太子心有乾坤胸怀丘壑,待人接物不应常理,是个极有主意的人,以前朕只当是民间夸大其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陛下谬赞,不及陛下万分之一。”

这个话题结束,二人都沉默地谁也没再继续说话,长时间的寂静蔓延在凌竹亭,唯有寒风轻啸,竹枝拥雪颤颤。

良久,谢景谙转头对晏行舟道:“这宋府的凌竹亭景色甚好,太子殿下且随我一观如何?”

说完,谢景谙又笑了一声:“朕倒是忘了,太子殿下眼伤未愈,怕是看不到这无边风月了。”

“风月在心不在目。”晏行舟言简意赅。

“这么说还是朕多操心了。”谢景谙收了笑,看向晏行舟的眸色微变,“如此,那便请吧,太子殿下。”

他嘴上说着请,但动作神态一点没有请的意思,也不管晏行舟双眼不便,顾自拾阶而上。

因为谢景谙来得突然,平日里凌竹亭也没人涉足,所以事先也没人清扫积雪。

此刻冰一层雪一层,哪怕是眼睛没受伤的人都得走得小心翼翼,更何况是晏行舟这种失明看不见的。

晏行舟没说什么,扶着围栏落在后面。

凌竹亭地势高,风也大,他行在其中,衣袖墨发被吹得鼓荡如波起,面上的白绫也被拉直扯长,飘飘如羽化而登仙。

靴子踩在足有手掌这么厚的积雪上,发出咯吱的轻响,暗纹缭绕的紫衣华袍蹭到竹枝上,带来簌簌落雪。

谢景谙就这么看着他借着扶栏一步步试探着向前。

因为看不见路,晏行舟走得很慢,但也走得很稳,一步一行,落脚很是从容。

然而,就在晏行舟即将要抵达谢景谙身前时,雪幕中寒光一闪,似有什么穿风而过。

再一看,一柄长剑指向晏行舟的咽喉。

而剑柄的一端,握在谢景谙手里。

第72章 还望陛下不要忘了

谢景谙执剑, 自上而下俯视,眉梢飞挑,活像是此刻握剑的人不是他一般:“太子殿下可要快些, 好景不等人。”

晏行舟浑然不觉,扶着栏杆, 始终以自己的节奏迈着台阶往上走。

栏杆触手生凉, 他一点点地摸索攀着, 如玉的指尖都冻红了一截,更显得单薄无助。

五步

两步

谢景谙就这样眯着眼瞧,等着他一步步撞向自己的剑尖, 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一步

半步

剑尖抵上晏行舟的脖颈那一刻,周遭风雪都似静了静。

眼看着剑锋就要刺破肌肤,谢景谙忽然把剑一收, 青锋斜挑, 一片即将落下的雪花便被从中划破劈成两半,再飘飘洒洒坠落。

与此同时,谢景谙踢出一块石头。

石头裹着霜雪轱辘辘滚到晏行舟脚下,晏行舟正好踩上去, 一个不稳就要向前栽倒。

谢景谙略一抬手, 把人稳稳扶住:“太子殿下可要小心些,这雪大风急的, 要是摔出个什么好歹来, 这叫天下人如何看朕。”

“有陛下在,行舟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歹。”晏行舟笑道。

谢景谙冷哼一声, 顾自去凌竹亭的坐了。

晏行舟紧随其后,也摸索着落座。

因为谢景谙点名要和晏行舟在凌竹亭议事, 事出突然,小道上的积雪来不及清理,宋培印只得加紧差人在亭内放置了蒲垫和热茶,不至于失礼。

此刻无人伺候在侧,谢景谙也不再摆出什么皇帝架子,取了杯子开始斟茶。

茶水倾泻如柱,清透一线便尽数灌入杯盏之中。

谢景谙轻啜一口,是上好的君山银针,只是已经被冷风吹得有些凉了,口感算不上太好。

“宋府的茶配上宋府的景,当真是别有一番滋味,难怪太子殿下会选这里。”

“与其说是我选择了这里,不如说是这里选择了我。”晏行舟含笑,“宋阁老离开故居多年,父皇母后很是惦念,临行再三嘱咐,托我代他们问好。”

宋培印是九州五国有名的大儒,德高望重,早些年居住在大御,也曾和大御帝后打过交道,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

晏行舟这一番话也算是解释自己当时为什么会出现在宋府的原因。

他当时给辛如练的理由是见旧友,这个旧友对外是宋培印,对内那就是辛如练。

至于后面眼睛受伤住在宋府,这就是顺水推舟的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