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安慰他说:“我要去读央华美术学院,我一定会考上的,我以后也做画家,像老师这样画出很多好看的画,老师就不会那么生气了,到时候就会让你回家了。”
林路知道母亲没有这么容易原谅自己,她还是个小姑娘,她不懂一个母亲的执念。可是看着她一双大眼里有莹莹的水光,脸上又是执拗坚定,他轻轻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那我在北城等你,你要快点来。”
他怕她真的哭了,头也不回的踏出家门。
走到院门口,他终于最后回头看了一眼,隔着憧憧花木,她站在画室外露台上望着他,对上他的视线,她遥遥对他笑了。
静夜里,小提琴声如泣如诉,林路脸颊几乎贴上琴身上的深红木纹,最后缓慢拉出一段细腻绵长的琴音。
一曲终,在小提琴声最后的余韵中,他想起今天中午在餐厅,她几乎和自己同时响起的声音。
她说:“老师,他读的音乐学院。”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陈教授的公开课如期举行。
这天下午的美术馆大报告厅座无虚席, 不仅中国画院的学生都来听课,还来了很多外院学生和美术爱好者。
魏喜坐在讲台侧面,背朝观众席, 配合陈教授的讲解, 在画一幅水墨牡丹。现场演示要快,她刷刷几笔, 牡丹的形态已经出来。教了她多年的启蒙老师曾说过,中国画的基础就是笔墨游戏,十几年画画写字,毛笔就和长在她手上一样。
她专注画画, 窗外午后的阳光照进来, 在她身上撒下暖黄的微光, 她的侧颜笼罩在光影里, 静好如画。
下面听课的学生,很多人的视线都落在她身上。
中国画院的学生都认识她, 陈教授门下不是那么好进的, 这几年只有魏喜是例外,还常被陈教授带着出席公开场合。外院的学生大多也听说过她的名字,学校就那几个常被提起的名字, 魏喜的名字随着她本科至研究生,很少有人没听过。
今年春天还有人在展览馆见过她一面, 追到学校来。那是个归国华人, 自小在国外读书长大,热情洋溢, 不比传统国人的含蓄, 他追的轰轰烈烈,最后依然铩羽而归。
很多人私下玩笑说, 中国画院的魏喜美则美矣,这一生要奉献给艺术了,除了画画写字,谁也不爱。
来拍摄的媒体摄影师也将镜头定格在她身上,把画画的她拍下来。
陈教授讲的是《中国画的美之传承》,不仅讲到了水墨艺术之美,还讲到了国画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
这堂公开课长达三小时,陈教授深入浅出,缓缓道来,结束时已黄昏。
-
一场初雪后,气温骤降,北城的寒冬真正来临。
乍然从暖气盈盈的室内走出来,迎面一阵冷风吹来,魏喜打了个寒颤。走向学校大门口的路上,魏喜感觉到一阵熟悉的心悸。
她放缓脚步,慢慢停下。
正是下课时间,这条美术馆直通学校东北门的路上人流往来不绝。谈笑声,打闹声,还有急匆匆从她身边奔跑过去的身影。
有认识的同学经过,喊了她一声:“魏喜,站在那儿干嘛?”
魏喜笑笑:“想起来有点事。”
舒湄不赶时间,停下来和她闲聊:“你的毕业展准备的怎么样?”
这是同学院的女研究生,也是明年硕士毕业,魏喜和她也算熟悉。
“还在准备,你呢?”
“我也是。”顿了一下,舒湄说,“我毕业后要去做老师了。”
魏喜说:“做老师教画画也很好。”
魏喜是真的觉得做老师很好,像教了她十年画画写字的启蒙老师高老师,还有陈老师这样,不仅自己画画好,蜚声画坛,作品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还用心把自己体验到的绘画之道传授给学生。
“我也想和你一样做个自由自在的画家,但是家里觉得老师稳定。”舒湄叹口气,“算啦,现在这么卷,能找到一个美院教书也不错了,我先去教学生画画吧,反正又不是不能画画。”
学院的研究生少,大家的近况都互相知道。魏喜不读博,也没听闻找工作,所有人都默认她会继续专注画画。
魏喜笑笑。
舒湄走后,她呼吸了一口气,今天妈妈上完课来接她,已经等了一会儿了,她加快脚步走向大门口。
-
晚餐桌上,有魏喜爱吃的清蒸鱼。
魏晋阳加班还没回来,李春晓殷殷给她夹菜,连星星都只尝到了一小块鱼肉就被打发了。
魏喜向来胃口小,今天胃口更差,但还是吃了大半条鱼。她默默地想念有爸爸在的餐桌,放下碗筷就给他发了一条卖萌微信:“爸爸,如果有一天,我成了胖胖的小喜,你会不会嫌我胖?”还特意配了一张星星四脚朝天的胖嘟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