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娘却只是笑,也不答话。崔灵仪见了,终究只能叹息一声。
“癸娘,我很怕,”她说,“下次,不要冒险了,好不好?”
“说不准,”癸娘却说,“我也不知道,我一时情急,会做出什么事。”
“你……”崔灵仪不免又着急了几分,可一瞧见她那虚弱的模样,所有的话便又咽进了肚子里,只说了一句,“那,我也不知道我会做出什么事。”
像是在威胁。
两人正说这话,却听门外又传来一个稚嫩的童声。“崔姑娘,”是个小姑娘的声音,“姜姐姐请你过去。”
“好。”崔灵仪应了一声。
不知为何,她如今竟不太敢面对姜惜容了。她想,或许是因为愧疚。想着,她便要再和癸娘嘱咐两句,却听癸娘开口说道:“我同你一起去。”她说着,又补了一句:“大河之事,我很久没有关注了。如今骤然来此,却发现变故颇多。有些事,或许只有姜姑娘能给我答案。”
崔灵仪本想劝她好好休息,可见了她坚定的神情,只得点了点头。“好吧,”她说,“你我同去。”
两人一同下了石床,崔灵仪不忘背上剑和行李,这才扶着癸娘随着那女童走去。路上,崔灵仪看着那女童,问道:“小妹妹,你也是水鬼吗?”
女童点了点头:“是。”
“怎么都是小……”崔灵仪这句话刚问出口,还没说完,便忽然怔住了。
还能是什么原因呢?
女童像是看穿了她心中所想,解释道:“我们是上面供奉给河伯享用的童男童女。河里也有男孩儿,但数量不多,他们爹妈舍不得。只有年景实在不好,水患过于凶猛之时,他们才会狠心丢几个男孩儿下来。”女童说着,叹了口气:“也有舍不得自己女儿的,便拐别人的女儿来供奉。姜姐姐知道以后,生气极了,她甚至……唉……”
女童说着,又是几声叹息。
崔灵仪听着,不由得握紧了拳头,正想再问,却又到了一处宫殿前。“二位姑娘,请进吧,”女童说,“姜姐姐就在里面。”
崔灵仪听了,便扶着癸娘进了宫殿。一进门,又是一颗夜明珠高悬在上方,而一身黑衣的姜惜容就背对着她们,立在大殿中央。她的面前,是一块放在石台上的方镜。
“嫫母造镜之前,人皆以水为鉴。世事无常,水则周流万古而不变,看尽变迁,”只听姜惜容说,“上天垂怜,那年,我初来这河伯废宫,在打理废墟之时,我发现了这压埋于乱石之下的上古宝物——阴鉴。只需一缕月光,便可从阴鉴中,看尽过往种种,寻得来日之路。”
姜惜容说着,抬手一拨,在水中搅出了一道漩涡,又采下一道月光,打在了方镜之上。方镜之上,刹那间,浮光粼粼,似有水流涌动。
“可以了,”姜惜容说着,目光在崔灵仪和癸娘的面容上扫过,“我们……谁先来?”
她先发制人。
第116章 河水汤汤(五)
“不知该如何操作么?”见两人都立在原地不动,姜惜容便又开了口,只是她仍死死地盯着癸娘,“只要将手放在镜面上,便能看到了。”
崔灵仪看着那名为阴鉴的方镜,又微微侧头看了看癸娘。她知道,姜惜容对癸娘有疑心,她是想看清癸娘的来历。如今在场三人,各有各的过往,且都不为人所知,也都不愿为人所知。
“惜容,”崔灵仪想了想,清了清嗓子,“我们……”
“崔姐姐,”姜惜容看出她要为癸娘说话,开口便打断了她,“时间紧迫,这是了解各自过往的最快方式。如此,我也可以知道,谁值得我信任。”
她说着,终于将目光从癸娘身上挪到了崔灵仪身上。“表姐,”她换了更为亲近的称呼,“我也是为了大家好。”
“姜姑娘,我也很想知道,水鬼们为何会占据了河伯宫殿,”这边崔灵仪还没回答,癸娘却先开了口,“冰夷如今又在何处?”
“冰夷……”姜惜容念着这传说中的名字,忽而又笑了,她望着癸娘,“这位姑娘,当真是越来越让我好奇了。”
她说着,忽然抬起手来,登时在水里捡起一阵暗流来。崔灵仪站立不稳,本想拔剑去拦,可看着姜惜容,她又不忍心。不过片刻的犹豫,她便彻底失了重心,被暗流冲到一旁,压在了墙上。而癸娘竟被暗流卷起,直向那阴鉴而去。
“癸娘!”崔灵仪叫了一声,终于拔出剑来,劈开水流,便向癸娘奔去。癸娘如今正是虚弱之时,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在癸娘即将到阴鉴跟前时,她一剑刺去,终于将水流斩断,又将癸娘接住,揽入怀中,又挡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