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诔(345)

作者:吕不伪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若说曹染一事让她学到了什么,无非只有两点:一是要认清自己的本心,二是凡事莫要强求。

第一点,她已经做到了。如今,她也可以学一学第二点。她不必再纠结于起因,亦不必再执着于结果,只要能陪伴在她身边,便足够了。

想着,崔灵仪抬起手,飞速地擦去了眼角溢出的泪,又清了清嗓子,挺直了身子。她张了张口,可话到嘴边,她竟又不好意思起来。

“宁之?”癸娘亦有些紧张。

“你……”崔灵仪抬眼望了望癸娘那空洞的眸子,终于鼓起勇气,小声说道,“宁之……”

“嗯?”癸娘轻轻应了一声,“宁之如何?”

“你可以唤我宁之,”崔灵仪说着,顿了一顿,补了一句,“只许你如此唤我。”

第113章 河水汤汤(二)

“宁之,你饿不饿?”

“宁之,我闻到了花香。”

“宁之,如今天气乍暖,但你莫要贪凉,衣服还是要穿严实了。”

“宁之……”

“宁之。”

“宁之,醒醒。”

崔灵仪被癸娘唤醒,睁开眼来,正对上和煦的春阳……还是有些刺眼的。她眨了眨眼,目光微移,便见癸娘坐在她身边,轻轻地给她扇着风。

这才是梦吧?崔灵仪有些出神,又浅浅地笑了。如果每天都能做这样的梦,她便此生无憾了。

自那夜土地庙前的长谈后,两人再度形影不离。虽然目前关系尚不明确,但崔灵仪想,她们二人之间,如今已无需纠结于虚名,只要能彼此相伴,便足够了。她们不再是糊里糊涂地搭伙赶路,而是认真地选择了对方,在苍茫天地间,做最为亲近的同行人。

虽然,两人也不一定向同一个终点而去。但是,她们总会想办法彼此为伴的。就如癸娘所说,一人如秋水,一人如落叶。总有一人,会无条件地追随着另一人而去。

离开荥阳后,两人在一个小村子里休整了一段时间,才继续上路。毕竟那时正值严冬,而在曹染一事中,两人都伤了元气:癸娘耗费了太多灵力,崔灵仪在中了傀儡符后也有些虚弱。虽然荥阳距离孟津不远,但因担心贸然上路,再遇到事情会难以应对,两人只好停下脚步,找到了一个偏僻的小村子,度过了最后几日冬天。

那小村子人丁不多,又地处偏僻,竟是难得的安宁。她们在一位独身的老妪家借宿,这老妪以卖草鞋为生,很是热情,每日里经常一边编草鞋一边找她们说话。

“姑娘们,多大了?”

“姑娘们,从哪来呀?”

“诶,你们不是姐妹吧,我看长得不像呀?”

“不是姐妹,”崔灵仪有些不好意思,但表面上依旧平淡,“是……”

她一时想不到一个合适的词。

“是生死之交,”癸娘替她补充了,“是这世上最亲近的人。”

也不知那老妪听没听明白,只见她点点头,口中叹着:“都好、都好……”然后,她便继续编着手里的草鞋。

“老娘子,我要向你打听一个人,”闲聊时,崔灵仪也曾问起过,“这人是我的表妹,如今二十出头,姓姜,也可能自称姓杨。她应当是扬州口音,左手手腕上有个红色胎记。大约三四年前,她曾在荥阳、孟津附近出现过,不知你可曾见过她?”

老妪听了,想了一会儿,便摇了摇头。“没见过,”她说着,又问,“三四年前在这里吗?”

“是。”崔灵仪连连点头。

老妪又仔细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姑娘,这村里人少,外地人也少,每一个路过的人,我都见过的,独独想不起来有这样一位姑娘,”老妪说,“不过若是三四年前,那你便有得找了。”

“为何?”崔灵仪忙问。

“三四年前,这一带很不太平,”老妪说,“那些年,又是匪患,又是水患,还打了好几场仗……若是那时流落至此,还有没有命在,都不好说了。更何况,她只是一介弱女子。”

崔灵仪听着,心下一沉。虽然打听不到消息是常有的事,可每每听到类似的话时,她都难免黯然一回。

的确,她连姜惜容是否还在人世都不知道。

因此,待到两人稍稍恢复了些,她们便又急匆匆地上路了。再上路时,正值冰泮发蛰,天气乍暖,路边已有些鲜嫩的花在带着寒气的春风里轻轻摇动。这一次,她们的目的地很明确:孟津。

孟津、孟津……崔灵仪想,这是最后的线索了。若是在孟津还找不到,她便真不知该向何处去了。

“宁之,你睡着了,”癸娘开口说话,唤回了她已飘远的思绪,“木杖说,前面有很多人。”她说着,手向前方指了一指。

上一篇:燃蛊下一篇:乌鸦为什么像写字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