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种弩箭簇更轻,不超过三钱,整根铁箭都不超过八钱重,爆发力极强,瞬间便能穿甲,莫千澜就算穿了铁甲也防不住。
魏王后背迅速透出一层牛毛汗,整个脑袋都冒着热气,憋在幞头里,化作水,冷冰冰从鬓角往下淌,两手手心濡湿,用力时可以攥出一把水。
他看向莫千澜。
莫千澜起身,一手拿誓书,一手伸入袖中,不引人注目地取出一张竹纸折成的方胜,收在誓书下方,走到小皇子身前。
小皇子身边四名护卫警惕地看向莫千澜以及殷南,只要稍有不对,便会出手。
金王仅此一子,不能有半点损伤。
殷南也死死盯住小皇子,目光一寸寸扫过他的帽子、衣襟、衣袖、腰间、靴筒,一旦看出任何利刃藏身的痕迹,就马上带莫千澜退下。
黄义仁两眼一亮,手从袖中探出一寸——无人注意他,这是个好机会。
就在他要动手时,莫千澜忽然蹲了下去。
他的手立刻收回袖中,并且不动声色转变方向,避开殷南——就在莫千澜蹲下的一瞬间,他看到殷南也迅速变换位置,让莫千澜始终处于自己的保护中。
他只有一次机会,必须一击即中,离莫千澜越近越好。
那四名护卫也因莫千澜动作一惊,急急上前一步,看莫千澜蹲在地上,单薄衣物不能藏刀,两只广袖柔软垂落在地,才退后半步。
哪怕誓书已定,他们依旧互相提防。
侯赋中和李清都不知危险将至,反倒松一口气——他们和魏王一样,都像是陷入一场噩梦,不同的是和谈一结束,他们的噩梦就会醒过来。
莫千澜和小皇子平视,微微一笑:“我见过你父亲的画像,你和他长的很像。”
小皇子因莫千澜和自己的父王一样孱弱,倍觉亲切,很腼腆的一点头:“是。”
他将誓书交给莫千澜,莫千澜也伸手,将方胜和誓书递给小皇子。
倏地,一道沉闷突兀的声音在穹庐中传出。
声音又快又急,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殷南。
她猛地出手,然而指尖触碰箭尾时,箭身已经“噗”地钉进莫千澜后背。
铁箭刺入莫千澜后背的一瞬间,他忽然将小皇子勒入怀中,两人密不可分,弩箭击碎莫千澜胸膛内坚硬骨头,从前方破开皮肉,再刺入小皇子身体,从后背钻出半截。
第360章 生离死别
一个谁都没有注意的人,射出一根谁都预料不到的箭。
莫千澜本就瘦弱到了极致,一根箭穿透他的身体几乎轻而易举,小皇子张着嘴,瞪大双眼,和莫千澜一同往前栽倒在地。
殷南猛地回头,两只眼睛如电般往箭来方向看去。
黄义仁在箭发之后,立刻收起弩,闪至一旁,撕下脸上胡须,藏入袖中,准备趁着混乱离去,哪知殷南一眼就盯住了他。
就在她摸刀之际,莫千澜一声咳嗽,吐出大口鲜血,她火速蹲身,抱起莫千澜,惊的面无人色:“大爷!”
莫千澜胸前一个血洞,口中咳出来的血带着碎肉,两眼无神看着殷南,他知道殷南的头脑是摆设,喘息着说了一句:“杀。”
话音未落,殷南已经听到刀出鞘的声音,与此同时,金虏大喊出声。
“汉人有诈!”
“杀!”
魏王先前做足准备,事到临头,头脑却是一片空白,见金虏弯刀出鞘,铁箭满弓,才本能地蹲身。
比他反应稍慢的是侯赋中。
侯赋中在一声惊呼之后,也随之蹲了下去。
他是文臣,纸上尸横遍野,诗里金戈铁马,实际上连鸡都没杀过,呆着脸蹲在魏王身边,他连情绪都失去了。
滚烫的鲜血忽然从他们头顶浇下,一颗头颅滚落桌底,两人同时看去,就见李清瞪大眼睛,满脸惊骇,死不瞑目。
魏王惊魂未定,侯赋中忽然回过神来,一把攥住魏王,连拖带拽钻进桌子底下,魏王的手不甚扫到头颅,头颅又“咕噜噜”滚了出去。
刀砍斧劈声接二连三传来,整个穹庐都被撕碎,一把刀捅进来,侯赋中“啊”的一声,连滚带爬躲避,从桌子底下钻出去,一眼望过去,登时头皮发麻。
屠杀、尸体——他人在宽州,却是第一次直面战场,原来杀戮如此肆无忌惮,人命尚不如蝼蚁。
他还看到殷南放下了莫千澜,在重重围堵之中,没有杀向金虏,反而在追杀他府上随从。
不、不是他的随从,那张脸似曾相识,他在给魏王接风洗尘时见过,是魏王的护卫!
魏王护卫为何穿着他府上随从衣物?
他满心疑虑,又无处可躲,继续往桌子底下缩,伸手捡回来一把刀,哆嗦着握在手里,有人重重砸在桌子上方,不知是死是活,幸而桌子沉重坚硬,没有垮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