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瑾送走祁畅,关门上锁,若有所思地坐了片刻,才吹熄油灯去睡下。
夜半时,他忽然惊醒,盯着床帐,呆住了。
冷汗自他额角往下淌,心在腔子里剧烈跳动,呼之欲出。
方才睡梦中,他神魂动荡不定,仿佛漂浮在无边夜色之外,听到了化外的、梦幻的、千里之外的声音。
战鼓之声如雷鸣,云梯靠在城墙上时发出的声音连绵不绝,蒺藜、火箭轰隆作响,吊桥缓缓落下,而后铁蹄之声从堡寨中一直涌到了堡寨外。
刀枪剑戟交叉、砍斗,皮肤被利刃划破,血肉撕裂,白骨折断,身躯四分五裂,散落在战场各处,汉人的头颅被金虏悬挂在旗杆之上,死不瞑目,口中还藏着死时未能喊出的一声悲鸣。
莫聆风在哪里?
他在梦中急迫寻找,从恐怖的断肢、碎尸上跨过,一脚踩进汪成湖泊的热血之中,躲避金虏的强弓和长刀,茫然四顾。
莫聆风似乎无处不在,在旌旗声中,在狂风怒吼中,在白云流动之中,只是他看不见,找不到。
天际晦暗,血淌成了河,打湿他的鞋袜衣摆,金虏变得巨大而凶残,他知道自己是陷入了噩梦,却不肯醒来。
聆风在哪里?
他找的精疲力尽,忽然听到了莫聆风的哭声。
她小小一个,在地上蹲成一团,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喊“哥哥”。
金虏举刀相向,他惊的肝胆欲裂,猛地扑身上前,将莫聆风护在身下。
第257章 闹事
金虏挥刀砍下之际,邬瑾于睡梦中惊醒。
他瞪大双眼,鼻子堵塞的完全不能呼吸,只能张大嘴,像离水的鱼一般大口喘气。
这便是战场,你死我活,永远不会有人手下留情。
急促的喘气声渐渐平复,与此同时,他忽然明白皇帝的怒火因何而熄灭。
一生、一死。
皇帝已经做好打算,莫家兄妹,只留一个,莫聆风若是战死,便留下莫千澜,莫聆风若是活着,便杀了莫千澜。
莫家的秘密一定是兄妹二人共有,留下一个足以。
这是一种发泄,也一种掌控和威慑。
半晌后,邬瑾起身,从屏风上取下道袍穿上,蹲身提上鞋跟,走到院子里,舀出一瓢冷水,拿帕子洗把脸,去了书房。
点燃油灯,他借着一点昏黄之光,正欲写下“聆风”二字,忽然停住笔,不动声色聆听四周动静。
不远处传来犬吠之声,门前大槐树“沙沙”作响,偶有野猫娇声娇气地叫一声,都是寻常声音。
邬瑾不知暗处那双眼睛是否还盯着自己,就在笔尖的“聆风”二字,又暗暗收了回来。
搁笔在笔架山,他负手而立,在屋中来回踱步,一刻钟后,他走回桌前坐下,压下心中千头万绪,提笔写道:“死是苦,生亦是苦。”
七个字,不枯不肥,气韵上佳,全然看不出他心绪沉重,倒像是今日自落灯寺拜佛之后,有感而发。
将纸放置在一旁,他重新铺过竹纸,随手默到:“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将这张竹纸仔细摆放整齐,他洗笔起身,打了个哈欠,吹熄油灯,重回屋中去睡觉。
片刻后,书房屋顶上瓦片传来轻微的“咔嚓”声,随后一个身量细长的黑衣人从屋顶轻巧跃下,翻窗入内,直走到桌前,弯腰俯身,打算借着天光,将邬瑾所写记下。
今夜月色不明,字迹看不清楚,黑衣人不得不拿起来细看,他粗中有细,先撅着腚努力记下两张纸摆放的位置,拿起来看过后,再仔细放回原处。
随后黑衣人又从窗户翻了出去,飞檐走壁跃上屋顶,不见踪影。
翌日,邬瑾仍不上朝,卯时穿戴整齐,来到书房,呆着脸在椅子里坐了许久。
他神色虚弱,反应迟钝,手脚无力,然而眼睛却已经迅速将书案扫了一遍。
书案上放着的那两页纸,像是被微风拂过一样,略微地挪动了位置。
他将随手写下的纸拿起来,在手中团成一团,扔进渣斗,又将那七个字折起来,和给邬意的回信放在一起,收进怀中,出门寄信。
他先去码头船上买了几样时兴点心,顺手将那张薄薄的纸交给石远心腹,随后带着点心,前往递铺,连点心带信,一同寄给了邬意。
石远心腹将那张简陋的纸藏在怀中,随船前往济州码头,再快马送去宽州。
七月初十,宽州城刘博玉家中。
刘博玉稳坐书房,左手捏一把银票,右手食指放在舌头上一舔,将银票数了一遍,再放进钱匣,刚把钱匣盖好,又打开来,意欲再数一次。
苏名泉跨过门槛,从外头进来:“大爷,这点胡椒子,卖出天价了!越是乱,咱们越是挣!大爷您要是听我的,再去找莫姑娘要几条道,那咱们不得赚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