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姜嬛一听说又可以做漂亮的衣裳穿,也不管什么王姑娘李姑娘了,欢欢喜喜地去了陈氏那。
知女莫若母,陈氏便是怕顾陵走了,姜嬛会失落,才特意拿了云锦哄她。
反正姜嬛还是小孩性子,又没同顾陵真正做出什么丑事,陈氏自觉要把她的心收回来还是比较简单的。
“嬛嬛,娘让绣房用云锦给你做件帔子,再做两套霓裳好不好?”
“嗯,做了帔子和霓裳后,布料应该还有剩余,娘再让绣娘们做双鞋子吧!”姜嬛抚摸着华光溢彩的云锦道。
陈氏笑了笑:“行,就让绣房再给娘的嬛嬛做双鞋子。”
姜嬛神情却忸怩了起来,害羞地垂下了头:“不是给我,是给顾陵。”
陈氏脸上的笑顿时一僵。
姜嬛挽过陈氏的手臂道:“娘,顾陵这次舍生忘死地救了我,我总要赏些好东西给他。”
“你不是赏了绸纱衫,白玉簪给他吗?”陈氏道。一个下人,着实不该用这么好的东西。不过因是姜嬛赏的,她也不好说什么,但她打从心底里觉得姜嬛可以赏,顾陵却不应该穿戴出来显摆,显摆就是不懂事,存心僭越。
“那怎么够呢?女儿的性命哪是区区绸纱衫,白玉簪就能相抵的。”姜嬛把头靠在了陈氏怀里,做出了一方小女儿模样,说话也是软绵绵的,听得陈氏不得不疼她。
“好好,一双鞋子罢了,你想赏他便赏他。”陈氏抚了抚她的后背道。
屋内四角摆着冰盆,驱散了夏的炎日,姜嬛尽管窝在陈氏怀里撒娇。
陈氏看着自家女儿如此可爱,恨不得她永远也不要长大,一直伴在她身边才是。
可又心知这不过是天底下当娘的一些痴想。这世上哪有不长大的儿女,哪有不会老的父母。
陈氏眼角微微有些湿润,慈爱地对姜嬛道:“你如今也十六了,娘虽不舍得,过两年也得送你出阁了。”
“不出阁,只陪在娘身边。”
“哪有女儿家不嫁人的。”陈氏幽幽地叹了一气,把自己的心事道了出来,“嫁了人成了一家主母,不比在家里,有些事,娘知道你不喜欢,但也得让你开始学着了。”
“什么事?”姜嬛听陈氏说得郑重,稍稍坐端正了。
“嫁了人,成了家,事舅事姑,不在话下。自也还得学着执掌中馈,一年四季的祭祀事宜,府中的酒水饮食,账目开支,丫鬟小厮们的调度月例……”
陈氏还没说完,姜嬛便头疼地道:“这些不是交给管家和嬷嬷们就成吗?”
“管家嬷嬷也是依着你的指示行事,你若去了夫家,凡事皆一知半解,懵懵懂懂。他们难免轻看你,生了怠慢的心,或是阳奉阴违,整个家岂不鸡飞狗跳。”陈氏连吓带哄地道。
“那我不嫁人了。”一想到嫁了人后,不仅要伺候公婆,还有一堆事等着自己处理,姜嬛心里顿时便闷得很。
“又说孩子话,娘没嫁给你爹之前,也是什么都不懂,如今不也什么都会了。你这些年也是散漫惯了,咱家如今在临城也算排得上号的大户,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娘再不教你,别人就要说娘不疼女儿了。”陈氏殷切地看着姜嬛道,“从明日起,娘的心肝肉便先学着如何管理账目好不好?”
“我……”姜嬛本想拒绝,可看着陈氏充满期盼的眼神,不忍让陈氏失落,捏了捏手指道,“那好吧!女儿愿意学习,学成后也好替娘分担府中诸务。”
陈氏满意了。
到底是她疼到大的女儿,哪怕任性了些,心里也是有她这个当娘的。
等学了这些事,她心思行事都稳重了,自不会再惦记着那个小护卫了。
她的女儿论相貌家资,在临城里都属上品,若真招了个顾陵这个小护卫为婿,岂不成了临城最大的笑话。
第29章
姜家的镖局坐落在西市的南面,两扇黑金的大门,上面悬着块匾,上书“福安镖局”,门口两边各摆着个威风凛凛的石狮,可谓派头十足。
镖局里边有供会客议事的大厅,摆放各类兵器的兵器房,兵器房前的空地便是镖师们素日里练武的地方。
顾陵在王总镖头的引领下来到兵器房前,六七个镖师正在活动筋骨,其中一人远远地看见顾陵,便侧身躲到了角落。
顾陵察觉出了那鬼祟的身影,但只佯装不知。
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被赶出姜府的林俊,因林景再三求情,林俊认错态度好,姜老爷又念着他们祖上的功劳,便把林俊安排到了镖局做个三等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