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她没有鸿儿和清儿,现在请奏彻查贺家窝藏前朝细作的折子就该堆满紫宸殿了,因为是皇太子生母,皇嗣皆她所出,故而朝中虽然有些文臣对她不满,但都得忍耐着。
萧金珠走在前面,江太后见了女儿扬起笑容,没等说话就看见还有一位女子跟在后面走了进来。
“是啊是啊,我远远看过一眼,也觉得有些像呢。”
“都这个时辰还来请安做什么,怕不是来蹭晚膳的。”殿中,江太后坐在刚刚摆好的餐桌前,笑叨咕了一句,然后就让檀青出去请长公主进来。
五年前贵妃娘娘葬身大火,然后太后娘娘封口,不允任何人提起,有关于贵妃娘娘的事情就成了皇家秘辛,众人听了一半,此时都心痒难耐想听更多的,但事关皇家,没人敢在明面上议论,都各自散了。
“母后不是恨你,是太心疼儿子了,萧淮对你太用心,甚至排在自身之前。”
过了会,萧金珠继续说起京中最近的流言,“你可知,京中已经有好多人在猜测,说你就是曾经的姜贵妃,并且有人猜测了你做贵妃时的细作身份,当年假死离去,现在换了身份回来,还要继续蛊惑君王,并且因为陛下夜探南街,朝中甚至有人开始弹劾贺家。”
许久未见,是该好好叙旧了,姜挽收到萧金珠的帖子,便立马上门拜见。此时日光正好,温暖和煦,姜挽与萧金珠一起在湖边散步。
楚晏拉着高氏回到人群里,恭敬地与萧金珠问起刚刚发生了什么,萧金珠给表侄面子,将刚刚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说完之后,众人看向另一个当事人姜拂。
太后就算不满意姜挽为后,也无法阻拦,姜挽很清楚这点,但太后娘娘对她照顾良多,从前为东宫侍妾之时经常受太后娘娘的恩惠,姜挽一直记着,也很感恩。
姜拂隐去了争吵的关键原因,她说的话在众人听来,就不算是完全站在上风的,高氏有错,姜拂也有错。
萧予鸿和萧予清在旁边看着,并没有参与进去,小姨蛮横,嘴皮子不让人,她和高氏还真是说不准谁对谁错。
她不说话,姜挽就不起来,顿了一会,江太后放下手里的筷子,面色不怎么好看,“快起来吧,哀家担不起你这样跪着,明天传到皇帝和太子耳朵里,还以为哀家是怎么样你了。”
萧金珠感慨,长叹一口,缓声道:“其实不只是母后心疼,我看着心里也不舒服,他尊贵了一辈子,我还从未见过他那般伤心,五年前,他得知中毒后仍不肯让楚枫逮捕你,他那个时候的样子,我能记一辈子。”
姜拂冷哼一声,对着高氏翻了个白眼,毫不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她本想实话实说的,但想起高氏嘱咐那个小女孩的话就迟疑了。
“纸包不住火,都是早晚的事。”而且现在来结交贺家的官员远比弹劾的多多了。
果然,萧金珠当着众人的面说了高氏几句,楚晏生了七巧玲珑心,一看两位长公主的脸色就猜到对面两位不简单,他最是懂礼数,性情温润开朗,赶在高氏瘪嘴委屈之前,拉着高氏对姜挽姐妹认了错,态度温和客气,不卑不亢。
众人:“???”
姜挽无意在大庭广众之下为难他们,面色和善地回应了几句,受了高氏和楚晏的道歉,也客气地回了礼,维持表面平和。
这么多人看着,要是将高氏告知女儿攀附太子的话说出来,恐怕会毁了那个小姑娘的清誉,就算那个小姑娘现在还小,但人言可畏,她有些于心不忍。
江太后愣了会,怔怔看着跪在地上行礼的姜挽,好久没说出话来。
不仅与两位长公主是熟人,就连太子和恒王都主动接近,看上起很熟的样子……诸位女眷在脑子里想了好久,愣是没想通这是怎么回事。
姜挽在公主府待到了晚膳时分,本要回家去,但萧金珠邀她一起进宫去给太后请安,这事躲避不过去的,迟早要去见太后一面,姜挽没多犹豫就应下了。
“听清儿说,太后娘娘最近心情不虞,长公主下次进宫,还望公主劝诫,算我脸皮厚,想请公主在太后娘娘面前说几句好话。”
这几个孩子,都是太后娘娘帮她照顾的,鸿儿和清儿小时候是亲祖母带着的,孩子们都这样好,多亏太后娘娘用心,所以姜挽是想取得太后宽容和谅解的。
想了想,姜拂隐去了高氏教导孩子说话的那部分,直接说了她们后面互看不顺眼争吵起来的部分。
萧金珠连忙走在江太后身边,拿起筷子给母后布菜,“哎呀,许久没侍奉母后布菜了,今日就让儿臣给母后布菜吧。”
闻言,姜挽转身看了妹妹一眼,颇为欣慰地笑了笑,对着萧金珠颔首,承认了妹妹的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