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他只想着报仇。
可如今真的成了摄政王。
楚国上上下下都惧他怕他。
楚敬玄才发觉他的心里并没有那么的畅快。
反而是和温容离开楚国的这些日子。
虽然有过担惊受怕,但却让他觉得活得像个人。
不是那个内心只充满了仇恨的摄政王。
与他而言,那些过往好像也没有那么重要。
与其活在那样暗无天日的仇恨世界。
不如好好珍惜眼前的人。
这是白念双离开的时候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楚敬玄觉得很有道理。
她能够放下心中的仇恨。
带着母亲的骨灰去浪迹天涯。
那么自己何尝不能过回普通人的日子呢?
往后的日子那么长,他不想错过眼前人。
温容从来没有哪一刻如此的纠结。
虽然楚敬玄已经向他表明,愿意放弃已经现在到手的一切。
放下一切,陪着他远走高飞。
这样便不会爆发后面的齐楚两国大战。
大战的时候最受伤的其实是黎明百姓。
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不仅要承担沉重的粮税草税。
甚至连日常生活的安宁都不能保证。
如果他们这一走可以阻止以后的大战。
那未尝不是大功一件。
他对楚敬玄似乎也没有那么的排斥。
如果因为他一个人,可以阻止这场长达三年的战争。
温容愿意陪着楚敬玄一起离开。
即便真的要走也应该先把楚国安顿下来。
出人意料的是楚敬玄挑选的继位人,竟是温容的一位侄儿。
他没有选如今住在宫中的三皇子。
同样的没有选被安排的远离皇城的几位皇子。
反而是挑选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物。
这位侄儿倒是生性善良,颇具仁慈之心。
同时也不缺少帝王该有的机智聪慧。
听说他如今在一家书院教书。
没想到会被当做未来的储君培养。
跟随着侍从的安排,来到殿内拜见两人。
“草民楚阳拜见殿下,拜见摄政王大人。”
一见面温容便有一见如故之感。
这小侄不失礼数却隐隐带着疏离。
因为他的父王也是被发配到边疆的一人。
在楚敬玄问起是否埋怨他们的时候。
下方的人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
直接说并不会怨恨,因为试图逼宫本就不对。
他得到如今的结果也实属正常。
看着这孩子面容颇为仁慈。
想不到在这种方面倒是显得有些冷硬。
但他们正需要这样的人。
仁慈与威严并存,方能安邦治国。
即便不主动去侵犯别的国家。
同时也要保住自己的土地。
“很好。”
后面的日子几乎都在教楚阳帝王之道。
他们毕竟不能陪楚阳太长时间。
接下来的事还需要他自己做决定。
但楚阳对这方面格外有天赋。
不过一个冬日过去。
他却有了很大的进步。
能独自一人处理那些递上来的奏折。
除了有些复杂的问题要来过问楚敬玄。
但他终归要学会一个人成长。
楚敬玄有了陪同温容一起出宫的意愿。
虽然很不舍但楚阳还是亲自送了两人。
虽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选中了他。
但楚阳自己也没想过能坐到这个位置上。
毫无疑问这两个人有不可掩饰的功劳。
他十分感激两个人,让他能有机会坐上这个位置。
虽然离开了楚国皇都,但他们却没有真的离开。
找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住了下来。
听那些百姓们说起如今帝王颁布了许多的仁政。
律法赋税上也修改了很多。
百姓们对此赞不绝口。
显然作为帝王,他很年轻但也出色。
以稚嫩的肩膀担起了重任。
这才让他们放心的离开了楚国。
兜兜转转来到了两国边境的一个小镇。
在那里暂时定居了下来。
一日上街时,居然遇到了齐千寒。
当然如今的他早已是一国之主。
乘着马车上街游玩,当真风光无比。
齐千寒身边还跟着一个美貌女子。
那女子亲热的挽着齐千寒的手臂。
两人的姿态十分的亲近。
想来应该是他的妃子。
齐千寒没有看到他们。
那妃子却是娇蛮的伸手一指。
“你们两个,见到皇帝,为何不拜?”
如今的两人都只是没有身份的普通百姓。
按理说,见到帝王应当行跪拜之礼。
温容是没有问题,可他担心身边的楚敬玄。
谁知道对方根本没有任何生气的迹象。
与温容对视一眼,看到对方眼里的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