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很快高峰期又接着来了,因为到了工人下班的点。
许青带着妹妹跟着赵鑫一路小跑过来的。
早上出门的时候他们自觉不晚,跟平常差不多的时间。没想到到了店里就是人挤人,那会子看朱立娟他们忙得团团转许青几人也没顾得上和他们聊上几句,怕耽误朱立娟几人赚钱。
幸好那会子许青有先见之明,出门的时候带上了饭盒,直接打包回去吃的。因为那时候店里已经坐不下了,甚至还有人端着碗坐在店门槛上吃的。
看到这情形许青有些头大,想着要吃上一顿饭还真不容易,觉得中午得早点来了。
因此和赵鑫约好了一起,快下班的时候就坐不住了,一到点就跑了。
他们到的时候店里人还不多,许青见状松了口气:“早上也太恐怖了,我好不容易挤进来了,饭盒又差点被挤掉。”
赵鑫点头表示赞同,早上全靠着他用一股蛮力护着许青挤进去的,所以他最有感触了。
三人走进去后就伸长脖子四处张望。早上没能好好看两眼,现在客人少正好可以仔细打量几眼,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了。
朱立娟和陈荀站在一排餐盆前招呼他们:“看看,都想吃些什么?”
许青几人只见长桌子上面摆了一排的木质大餐盆,每个餐盆里装的菜式都不重样。
荤菜有青椒炒肉、红烧肉、卤鸡腿和炸鱼块,素菜有炖豆腐、红烧冬瓜、凉拌黄瓜、酸辣土豆丝和素炒白萝卜,加起来九个餐盆正好把长桌子摆满。
菜闻起来香卖相也不错,许青见了眼睛亮晶晶的:“娟子,这怎么卖的?”
朱立娟回道:“一荤一素随便选,一份七毛,饭不够可以再添一碗,菜要添就得加钱了。”
许青又看到旁边木桶里放着的碗筷,清一色的海碗配木筷子。按照这碗的大小买一份的话分量也不少了,让她填饱肚子绰绰有余。
她兴高采烈地拿了碗筷,朱立娟给她装了饭又打了一个炸鱼块和酸辣土豆丝。
许青选的菜和赵鑫许红两个人打的菜色都不一样,他们几个人盘算着正好可以拼着吃,然后就找了张桌子坐下来。
许青夹起碗里的炸鱼块送进嘴里咬一口,炸鱼块外酥里嫩,也入了味,肯定是先腌制过再下油锅炸的。酸辣土豆丝脆脆的,又酸又辣,很是开胃。
这两个菜许青都喜欢,很合她的口味。她又夹了妹妹碗里的红烧肉尝了一块,肥而不腻,炖的很软烂了,好吃得让她眯了眼。
许青觉得没白来,不枉她盼了这么久,还给朱立娟家的店铺打了两天的广告。
一时又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凭借这个小功劳还有她跟朱立娟几人的交情混个长期饭桌,随时来了都有座可以吃饭的那种。
不过许青心里在想什么朱立娟不知道,她这会子正把离开的客人的饭桌和碗筷收拾好,然后等下一个客人继续入座。
这一忙活起来,几家人一直等到午后才吃上饭。
这会子正好肚子有些饿了,加上又有杨丽云使出浑身解数做的满满当当一桌菜,这顿饭吃的大家满嘴流油。
就连第一次尝试杨丽云手艺的朱立娟爸妈,都真心实意的一个劲地夸赞她的厨艺,把杨丽云的爸妈听得笑得合不拢嘴。
饭后,朱立娟和杨丽云把饭桌收拾好,又给大家续上茶,就着茶水瓜子闲聊。
说起几个孩子的生意,大家都有些感慨。
年初孩子们说要出门做生意的时候,他们做长辈的心里都发怵,担心这个又担心那个的,想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不去打工了。
可是朱立娟几人一旦做了决定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大家觉得试试也好,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做父母的拦不住。
谁都没想到孩子做得这么好。
朱立娟母亲感叹道:“幸好当初你们出来闯荡了,不出来见见世面,谁知道外面的世界变化这么大呢。”
“可不是嘛,我这一路走过来,都不认识了。上次来还是好多年前,那时候哪有这么多楼啊,放眼望去都是平房。”杨丽云母亲附和道。
“时代变了,现在赶上好时候了呗。”朱立娟父亲说道,这要是换了早几年做生意哪能这么自由。
“你就会马后炮,也不晓得之前是谁不情不愿的跟着来的,还说什么城里也就人多一点而已,实际和乡下差不多。瞅瞅,我看是差远了,村里还是黄土路呢。”
朱立娟父亲连忙找补:“那也快了嘛,不是都说马上要修路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