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当初看出租房太小,加上他们又要让地方存储粮食,几个人也没继续从老家带东西过来。
就连换洗的衣服,从冬天到夏天来来回回也就那么三两套轮着换洗,他们现在最体面的衣服还是上次回村给太叔爷祝寿的时候顺带一起买的。
不过朱立娟几人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这年头富裕的人家也是这两年才慢慢多了起来,大部分人还是保持着勤俭持家的习惯,衣服只要够穿就行。
因此除了年轻的姑娘小伙子爱俏,愿意花钱做几身新衣裳,大其他人都这么穿的。
既然东西全都搬到店铺里了,出租房的钥匙也可以早点还给房东了,陈荀最后一遍检查了发现没有遗漏的东西,去了隔壁房子把钥匙还给了房东。
没错,这么久以来房东一直就住在朱立娟几人隔壁。不过这房东老太太平日里沉默寡言,也不爱出门,是以在朱立娟几人这里存在感有点低。
不过朱立娟几人倒是觉得挺好的,房东不是事多的人,他们住着也就舒心。但是再怎么说,也没有自己的房子住着舒服。
朱立娟高兴地在卧房里转了几圈没看够,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是按照她设想的,大家一起实现的,完完全全出自他们自己的手里,这幸福感和成就感是任何事都无可比拟的。
她忍不住推拉着滑动的木门,这个木门是昨天陈荀和陈跖把床铺、衣柜还有桌椅搬进来后安装上的。
现在推动起来木门一点阻塞感都没有,很丝滑,因为陈荀在木门的上下轨道都涂上了一层机油。
几个人在搬进来的当天晚上就用新厨房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用来庆祝他们搬新家,全当给自己暖房乔迁了。
住上了新房又吃了大餐,高兴过头的朱立娟几人在接下来几天里又把店铺上下楼层给收拾好。
陈荀陈跖两个大男人继续干搬运的重活,负责楼上楼下、院前院后的家具安放工作,朱立娟和杨丽云则负责擦洗干净家具,一时间几人忙的热火朝天,没人闲聊话事。
很快就把店铺都收拾出来了,几人又商议了一番决定赶在月末这天开张营业。
得到消息的许青赵鑫几人当天就开始给朱立娟几人做宣传了。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这时候的人们消息传播的速度,一点不见慢的,不过两天的功夫差不多全厂区都知道了朱立娟家即将开店。
但是让工人高兴的不是他们开店,而是朱立娟几人要上新啦。
听说以后早上主打炒粉炒饭之类的早饭,中午和晚上就是快餐了,一荤一素还管饱。
不过炒饭炒粉中午晚上也有就是了,但是这些大家都吃多了,工人们还是更期待朱立娟家的快餐。
还听说开业大酬宾,有团购价,人多一起吃更优惠。
又听说开业前三天去吃都打八折。
一时间工人们很盼着朱立娟家的店赶紧开起来。
这回陈荀很是郑重其事的打了电话告诉陈三伯一家还有朱立娟和杨丽云的娘家,邀请他们在开业当天来凑个热闹,顺便大家一起吃顿饭。
于是赶着月末这天,朱立娟几人凌晨就起来忙活了。
他们的店铺在厂区预热了两天,不少熟客都说开业要来捧场,加上邀请了家人一起过来,朱立娟几人估摸着这几天人不会少,是以准备了比平时更多的吃食,当然也起的比平时更早。
眼看着天光渐亮,陈荀把店门打开了,朱立娟几人都站着他身后看着。
开了门,外面天色还有些黑,路上也还没人,陈荀看着时辰差不多到了,把买的爆竹给点燃了,顿时一阵响亮的噼里啪啦声不绝于耳。
爆竹点完没多久,先来的是陈三伯一家还有朱立娟和杨丽云的娘家人,三家人结伴过来的。
陈荀最先迎上去:“三伯,爸妈,你们怎么一起来了?”
“路上遇到了,就结伴过来了,正好征子认识路,把人带过来也是顺带的事。”陈三伯应声道。
他们几家人在路上遇到的时候也是既惊又喜的,结伴来的路上聊了一路,这会子看到今天的几个主角,一时夸赞声响起。
朱立娟的爸妈拉着陈荀左看右看,连女儿站一边都没理:“当初你和媒人上门提亲,我就看出来你早晚是个有出息的。果然啊,那个词怎么说的来着,对了,是叫人中龙凤!好啊!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