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聪聪和敏敏在这之前被朱立娟和陈荀三令五申过,在外面一定要跟紧爸爸妈妈, 不能到处乱跑。又被耳提面命了不少走丢的后果, 告诉她们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因此聪聪和敏敏已经牢牢记住了大人的话, 所以这会子她们两个人跟着大人出远门是既兴奋又紧张, 这一路上东张西望地就没停过,不过小手还是紧紧地牵着妈妈,生怕自己走丢了。
火车站外面还是一如既往地人多车也多,朱立娟自下了车进了火车站, 两只手就改为用力紧紧地攥着女儿的胳膊,亦步亦趋地跟在领头的陈荀身后。
朱父则是在她们母女三人的后面,偶尔中间穿插了一两个路过的行人,一家人就这么排成了一条歪歪扭扭的队列在人群中穿梭。
今天不是逢年过节, 火车站的情况不像过年那会子的春运这么夸张,但往来的人流量也不少了,不光候车区的座椅位置坐满了,地面或墙角也有人靠坐着,只等检票进站上火车。
陈荀顾忌着身后的家人, 在前面开路的同时还特意放慢了脚步,时不时地就要回头看几眼家里的大人小孩有没有跟上他的步伐,等确认朱立娟她们都跟上了之后, 才又扭回头继续往前挤。
他们一家算的时间很准,乘坐的车次没多久就要进站了, 待一家人检了票进了站台, 考虑到待会儿上火车的时候人都一窝蜂地往前挤,他们家孩子这身量小挤不过大人, 肯定会吃亏,到时候避免不了磕磕碰碰的。
而且小家伙挤在人群中难免会感到呼吸不畅的难受,甚至还可能被踩踏之类的,所以朱立娟和陈荀两人的角色又调换了。
走到站台的偏角处,陈荀把手里提着的包裹放到地上,弯腰抱起两个女儿后再直起身子,待会儿他负责带着孩子挤上火车。朱立娟则是捡起他刚刚放下的包裹挎在肩上,她负责把包裹带上火车。
朱父还在最后面,朱立娟看向她后面的父亲,侧着身子就要让他排在前面先上车,被朱父阻止了。
朱父摇摇头:“闺女,待会儿你跟着女婿后面先上车,不用管我,我这身子板比你结实,就负责殿后吧,挤上车怎么也比你有优势。”
朱立娟听了觉得也有道理,顺从了朱父的安排也就不再谦让了,等到火车进站彻底停靠住,车门打开之后,便随着人群一点一点往前挪动脚步。
陈荀长得高,在人群中一眼望去就是鹤立鸡群的那个人,看着比别人高了一个头。加上工作之余又不忘健身,体格比早些年健硕了不少,所以即便这会子抱着两个女儿在拥挤的人群中推搡,跟别人比也丝毫不弱势。
不过聪聪和敏敏很少见识这样的大场面,这时候双手紧紧地箍着爸爸的脖子生怕掉下去,于是还没上火车的陈荀就觉得这时候已经胸闷气短了,憋着一口气不上不下的,恨不得赶紧上车把两个甜蜜的负担卸下来。
聪聪和敏敏两个小家伙不知道爸爸这会子被她们弄得难受,她们的注意力早不在爸爸身上了,正抱着陈荀的脖子左顾右盼,双眼瞪得圆溜溜的,还抻着脖子一会儿看看前面什么时候能轮到她们上火车,一会儿又扭头看后面跟在身后的妈妈和外公,握着小拳头默默给妈妈和外公加油,还不忘招呼着给他们两带路。
好在紧张地挤进车厢的这一过程时间很短暂,一家人上了车之后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号。陈荀买了三张连排座位的票,是给三个大人的,两个小孩子没有座位,坐在朱立娟和陈荀腿上就可以了,朱父则是负责看着行李。
几个人坐下来没等多长时间,站台上的人很快都上了火车,随即车门紧闭,火车缓缓动起来了,窗外的风景在慢慢向后倒退。
聪聪和敏敏是知道火车这个东西存在的,但是电视上看到的和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受完全不一样,是以一时半会儿的时候新鲜劲还没过去,做不到老老实实安安份份地坐在爸爸妈妈的腿上,她两自火车行驶起来就趴在车窗上看着外面一直在变化的风景。
先是路过一片城区,再经过一片工地,很快就到了深城的郊外,建筑逐渐变得稀少零落,与之相对的是到处都是绿油油黄澄澄交错相织的菜地和农田,风一吹就涌起一片稻浪,偶尔有几个庄稼汉在地里埋头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