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娟:“晓得了,明天我和阿荀就去火车站买票。”
隔天一大早吃完早饭后一家老小全部出动,出门分道而行了。
朱立娟两口子带着孩子直奔火车站准备给老两口买车票,到了地方的时候火车站从里到外都人挤人,不少拖家带口又包袱款款的,基本都是外地打工的人,趁着工厂放假了来买票赶着回家过年的。
再加上不少有生意头脑的人看中了这里的人流量,想趁着这段时间赚一笔的,因此挑着扁担竹筐或是骑着三轮车、推着木板车来摆摊的格外多,把车站门口这块空地占得满满当当,有人路过也少不了排除万难才挤过这条道的。
此情此景,为了安全着想,朱立娟两个人没让孩子跟着下车,而是由朱立娟带着孩子在车上等着,陈荀下车进站去窗口排队买票。
结果陈荀这一离开就是大半天不见人影,朱立娟母女三人在车里干坐着难免有些无聊,大人还好,性子沉稳,即便觉得时间难以打发,熬一熬也就过去了。小孩子定性没那么好,聪聪和敏敏在车座上动来动去地不安分。
敏敏趴在车窗上看着聚在路边的小吃摊,在人群中若隐若现,她也不知道人家卖的是什么,但是就想吃,因此央求妈妈去买点回来解解馋。朱立娟自然是不答应,生怕她一个转身离开就把孩子弄丢了,现在周边人这么多,说不准就有坏心肠的人,她得万分小心地防守,于是哄着小家伙说等爸爸回来就买给她。
敏敏听到妈妈答应了瞬间就满足了,也就不再缠着她闹了。她晓得妈妈答应的事情一定会做到,不会食言的,至于要等一会儿才能实现她的要求也没关系,只要最终的目的达到就行了,大不了她再等等就是了,于是敏敏又安静了下来。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朱父和朱母两人则是回到了村里,他们此行是准备找亲朋好友收一些农家的土特产品之类的。这些都是营养价值高的稀货,有些放城里也是很难买到的,要看运气。
他们家也有一些存货,但是数量和品种都不多,因为平时一家老小在市里待着的时间居多,而这些东西很多都要进山里采集。城市里哪有什么山地,即便有也轮不到他们去了。这些玩意有时候是要看缘分的,季节、天气等条件样样少不了。
况且他们也没什么空进山里去采集山货,所以自家可以说基本没有自制的,想吃的时候也是回村里找熟人收购一些的。
都是乡里乡亲的,同一个村里的人基本都沾亲带故,人家看在彼此的交情的份上一般不会多收钱,开价自然就比外面售卖的便宜很多,东西的质量又有保障,因此是上上之选。如此一来,一方买到了心宜的东西,一方赚到了钱,双方皆大欢喜了。
朱母昨晚上就盘算好了,各类野货山货,凡是能买到的都得准备一些给儿子儿媳带去。像是野生的各种菌菇,山鸡、鸽子、甲鱼之类的,这些东西吃了都大补,村里西边的山里偶尔能让闲来无事去游荡的村民抓获一两只,这次碰碰运气看能不能买到,因此朱母一大早回到村里就找了几个相好的老姐妹,让她们帮着喊喊,各家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好东西愿意卖的都拿出来,她家需要的不少。
村里人闻言心动的同时又好奇,平时朱母虽然也会买,但也就偶尔买点,要的也不多,怎么好好地突然收这么多东西,一时间猜测是不是他们家里又有了新的挣钱路子,比如这些野货山货的倒卖之类的。
毕竟村里谁不晓得张梅两口子跟着女儿女婿去市里享福了,老两口现在农活都不用干了,把家里的地承包出去给别人种,平时在家没事就带带孩子做做饭,比他们在村里下地干农活轻松多了,不少人都羡慕他们,孩子有出息老人也松快一些。所以大家拿着山货去张梅家的时候,还不忘顺带凑个热闹打听打听他们家的事情。
朱母面对众人的打探,捂嘴笑着说:“这不是我家儿媳妇怀上了,这下子挺着孕肚又要上班又要干家务活的,加上我这个做婆婆的又不在他们身边照顾,这不就想着把这些东西给他们带去,也给我儿媳妇好好补补身子。”
“哟,要抱孙子了,梅子你这下子总算如愿以偿了。”
朱母得意地不行,平时回来的时候有些人没少拿这事阴阳怪气的,想也知道私下里肯定说得更难听,这下子她是狠狠出了一口气了,当下装模作样地摆摆手说道:“哎呀,我是不急的,这些年我都没怎么催过他们小年轻,这事顺其自然就好了。反正他们又不是不能生,只是不想生罢了,等时间到了他们自然就愿意了。再说了本身孩子现在工作就辛苦,我和他爸都不愿意再给他们添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