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松树苗,朱立娟他们是不愿意就这样挖出来丢掉的,几个人本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事先特意交代过工人们了,让工人们推土之前先把树苗挖出来,而且树苗根部一定要留土块,避免苗出土就死了,然后小心地放好。在这之后陈荀他们已经找好了买家接手这些树苗,用大货车全拉走了,卖了树苗之后也能小挣一笔钱。
眼下,朱立娟戴着口罩和安全帽,穿着工装裹得严严实实,手里拿着新鲜出炉的厚厚一沓图纸还有各式报表,跟着大家走进临时搭建的工地板房。
工地板房是后世最常见的款式,是用铁皮拼凑搭建起来的,方方正正很规整,就位于工地临近马路的一块角落上。
板房建筑群里,既设置了办公区域,也有工人们的宿舍、食堂和洗澡房,甚至还有一家副食小卖部,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一行人进到会议室里,即便把门关紧了也能清晰听到工地上各种施工作业的声音,有远处“突突”的挖掘机声音,有卡车迎来送往的引擎声,还有工人吆喝的各种动作指令。
而此时进行各类施工作业的工地上尘土漫天,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环境质量都实在算不上好,最明显的便是办公室的桌椅表面已经积了一层灰了。
全副武装的朱立娟无语地看着陈跖大大咧咧地拿手随便一抹凳子上的灰尘,灰尘扬起来还没散尽就坐下来了。她没陈跖这么粗糙,伸手从衣兜里拿出随身携带的卫生纸把桌椅都擦干净,才把自己的包和手上的东西放在桌子上。
让朱立娟稍微好受一点的是办公室地上准备有一打未开封的瓶装矿泉水,这样她就不用喝敞开的茶缸里的白开水了,不然就眼前这环境,她还真不敢喝水,也不知道到时候是喝水还是吃灰尘了,光想想就难受,还不如渴死算了。
她坐定的同时,其他人也坐下来了。今天大家聚集在这里,是要开例会的,例行对当前工地上的施工进度和未来一段时间的计划进行汇报商讨。
工头李明是公司的老员工了,在不同的项目上辗转了几年,对这套流程已经驾轻就熟,因此早有准备,在几个老板都坐下来之后,他清了清嗓子率先汇报他手里工作的进展。
朱立娟一边听着李明滔滔不绝的讲述一边又忍不住走神。
聪聪和敏敏能跑会说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了,为了孩子能从一开始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她和陈荀、杨丽云和陈跖两家人这段时间没少在外面跑,实地考察了解市里的各个幼儿园。
经过反复比较、综合考虑之后,两家人最后一致选中了一所中外合资的双语幼儿园。这家幼儿园号称有最优质的师资力量,里面的老师都是高材生,又亲和力十足。此外学校还致力于专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开展精英教育。
当时招生老师一通花里胡哨地海吹,土包子的陈荀几个人就被震住了,只有朱立娟比较淡定,毕竟上辈子在网上看了不少杂七杂八的信息,她就算没亲眼见识过,也是有一些了解的。
不过比起招生老师的介绍,朱立娟更倾向于她亲眼看见的。不说别的,这所学校仅看占地面积就很大了,各种基础设施完善。
而且他们当时去的时候,正好赶上食堂在做午饭,她看着这伙食也不错,据老师介绍说是专门请了营养师精心搭配过的,餐食绝对能满足孩子的身体发育需要。所以总体来说各方面都符合他们的心意,就是学费偏贵。
不过这些年来家里的生意渐渐做大了,昂贵的学费也能负担得起了,对现在的朱立娟他们来说实在不算什么大事。毕竟赚了钱不就是为了让家人过得好一点嘛,不然把钱带到棺材里啊,又不是闲得慌。
这所幼儿园还有一个让朱立娟他们感觉不错的地方就是学校还提供了体验课,专门让家长和孩子免费试课,满意了再报名入读,于是朱立娟和杨丽云两家人还带着孩子去体验了一次。
也不知道几个孩子是因为有伴还是因为当时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反正都喜欢得紧,对上学这件事完全不排斥。甚至几个小家伙还十分期待,恨不得当场马上入读。
明天就是开学的日子了,得带着孩子去幼儿园报名。朱立娟和陈荀早就给孩子打过预防针,说要送她们去上学了,也不晓得聪聪敏敏她们之前答应得好好的,明天他们两个离开后孩子会不会哭闹。
想到这里朱立娟不免有些担忧,连李明和后面几个等着汇报的工头说了些什么也没仔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