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来回奔波肯定也累了,先歇会儿脚呗,也不差这一时半刻。而且家里这一年来也一直没人住,平时也没人打扫,不知道有多脏呢,眼下爸妈一直在我这住着呢,帮着我和阿荀带聪聪和敏敏,没什么空档回去洒扫。我家还有房间,还能住得下,你们把行李带过来吧,大家一起住,也省得你们回去还要打扫了,而且人多也热闹。”
朱立伟不同意,拒绝了朱立娟的提议,说道:“娟子,不用了,我们也不是很累,还是去找爸妈吧,你锦继续忙你的,再说了你家离得又不远,就这几步路的事。至于你说住一起的事情,我看还是算了,爸妈住着也是帮着带孩子的,我一个大舅子带着你嫂嫂也跟着住到妹夫家算怎么回事,传出去不合礼数。”
“都是自家人,有什么要紧。”
朱立伟态度很坚决:“这事回头再说吧,我们先去找爸妈,你继续忙吧,我都听妈说了,你们两口子现在出息得很,前不久拿下了市里纺织厂的大单子,这段时间为这事一直忙的团团转呢,就不耽误你们了,爸妈他们在家不?”
她哥不同意,朱立娟也只能作罢,回道:“在,这会子妈应该在家做午饭了,你们去吧,家里肯定有人在的。”
朱立娟留不住哥哥嫂嫂也就不再客气了,她和陈荀几个人这段时间确实分身乏术。
在前段时间纺织厂集资房的招标竞争中他们的公司算是捡漏了,在其余两家公司相互攀咬搞得狗咬狗一嘴毛的时候,朱立娟几人的公司算是鹬蚌相争渔人获利,成功中标,拿到了建设纺织厂集资房的这个工程。
当然拿到项目之后,这后续一系列要忙的工作也很多。像朱立娟他们现有的这些工人已经不够用了,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于是还得扩招,招聘更多的工人来完成这个项目。
除此之外,像财会、行政、人事这些岗位也不能再像之前那样,由朱立娟几个人自己兼任,以家庭作坊似的模式运转了,他们得从这些繁杂琐碎的事情上抽出身来忙活别的工作,承担好管理的责任和进行决策,这样的话朱立娟几人原先手里的这些活就得有人专职来做,所以也得增设对应的岗位来招人,建设更加体系化专业化的团队。
再有就是这个集资房的大型项目,朱立娟几人还得重新洽谈建材买卖之类,争取以更优惠的价格进原材料,以此尽可能地去控制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是以这段时间朱立娟几个人是既高兴又劳累,不过大家只要一想到这个项目完成下来,他们的利润能再上一个台阶,顿时又觉得眼下的辛劳也不算什么了,忙好啊,意味着有钱赚。
而且朱立娟他们拿下纺织厂集资房这个项目的消息一传开,也有几个项目闻风找上门来和他们洽谈的,其中既有公家的项目也有私人的项目,比起他们原来在乡下一家一户的建设来看都算是大项目了,朱立娟几人也都是来者不拒,争取尽可能的谈下项目,拿到更多的订单。
不过眼下朱立娟他们春风得意,生意源源不断地进财,他们的老对手卓越建筑就难受了。
魏光明自得知朱立娟他们拿下市里的大项目就气的不行,本来想着用低价把朱立娟他们的生意抢走,待挤占了他们的生存空间不得不倒闭之后,自己就能一家独大,到时候想怎么赚钱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哪想到人家没把自己放在眼里,转头就跑市里去接大项目了。是以这段时间魏光明天天阴沉着一张脸时不时地发脾气,他底下的人也是为此战战兢兢,日子过得有些苦闷。
可惜魏光明心里的小九九朱立娟几个人都不知道,即便知道了也没空搭理,因为他们要上心的事情太多了,魏光明不值得他们浪费太多的精力。
朱立伟得知了消息,也不准备多待了,当即伸手拉着陈瑾言一并站起来:“行,那我们就先走了。”
朱立娟点点头:“好,你们去吧。”
于是朱立伟和陈瑾言就出了办公室离开了。
待朱立伟两个人走了之后,朱立娟又再度坐回书桌前继续她先前在干的事情,然后没一会儿陈荀提着滚烫的茶壶进来了,他进门看到大舅子及其对象都不在,此时办公室里只有朱立娟一个人,不由纳闷地问道:“怎么只有你了,大舅子和未来大嫂呢,走了啊?”
“嗯,去我们家了,找爸妈去了。”朱立娟回道。
“噢,行吧,”陈荀听了后把茶壶放在茶几上,随后给自己和朱立娟各倒了一杯热茶,又放到朱立娟的面前,问道:“眼下人还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