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觉得自己的一片苦心也只有朱母和胡母这两个同辈的人能理解了,闺女是半点不懂,现在满脑子都想着赚钱。
其实这想法按理说也没错, 没钱寸步难行,想吃口肉都难,但是再怎么样也得分点精力给孩子吧。
朱母和胡母明白杨母的顾虑, 她也确实是为丽云着想的。但是现在不论是母乳和奶粉喂养哪个好,还是女人在哺乳期要不要步入社会工作的问题, 朱母和胡母都觉得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两个人都没错, 都有合理的地方,大家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找个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不值得母女两个为此大动肝火,是以眼下朱母和胡母两个人都是劝她想开点。
不过他们各家的情况不太一样,就这个问题而言,其实朱母和胡母的感受和杨母不太一样。
胡母是身为婆婆,自秀枝进门以来就和儿媳妇处得不错。那时候胡父身体不好,常年看病吃药,胡母自己那时候也干不了什么重活,加上胡海又参军不在家,只能每月寄工资回来,因此家里上上下下全靠秀枝打点,所以胡母一直觉得亏欠了秀枝,儿媳妇从进了胡家的门就劳心劳力。
婆婆觉得歉疚不敢对儿媳妇怎么样,说话做事都是有商有量的,秀枝也不是胡搅蛮缠的人,婆媳两一直和和气气的。
如今胡母还要和秀枝一起赚钱呢,婆媳两天天忙着摆摊的那点活计,满心满眼都是为了早点还债、装修新房子的事,压根没心思想别的。
至于带孩子,胡母心想有胡父一人就够了,毕竟佑佑淘气又不顽劣,没必要让儿媳妇也抽出人手去照顾,不然她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摊子的生意是忙不过来的。
就算看在现在每天大几十块钱的收入的份上,也不舍得让秀枝带孩子而舍弃掉一部分收入啊,既不划算也不舍得,况且胡父又帮不上她的忙,怎么想都还是秀枝干活好。
至于朱母,她虽然也和杨母一样作为亲妈有个闺女还在哺乳期,而且闺女也在忙着工作,孩子是给她和朱父带着。
但是朱立娟的工作和杨丽云的又不太一样,因为自家闺女的活计在家拿起笔就能做,而且还是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家画图纸,等图纸出来了要和客户沟通的时候才会出门谈事情。
这个时候朱立娟带着孩子出门就不方便了,因此朱母和朱父在家帮着看孩子搭把手是常有的事。尤其是近段时间朱立娟很忙,除了喂奶,孩子的其他事,诸如哄孩子睡觉、把尿、换纸尿布和给孩子洗澡之类的基本没时间沾手了。
但是杨母顾虑的问题在他们家也没有发生,因为朱立娟大部分时间在家工作的时候,即便再忙还是能抽出几分钟给孩子喂奶的,少数时候朱立娟出门谈生意的时候奶粉就上场了,作为辅食给孩子喂奶填饱肚子就行了。
因此这事朱母作为旁人,还真不好说换作她会不会也这么想。不过作为过来人,朱母也晓得杨母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大家的观念不一样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朱母:“妹子,我们晓得你是顾忌着悦悦,不过丽云的想法也有道理。毕竟现在外面是一天一个样,发展得太快了,她急着要工作不也是怕在家待的时间久了,她以后再出社会混会跟不上变化嘛,到时候和社会都脱节了,丽云也要花不少精力跟上这个节奏的。”
胡母:“对啊,再说了悦悦现在也好带,不怎么闹人,可以试着用奶粉代替母乳了,大家以前不是都说奶粉是好东西吗,孩子吃奶粉也挺好的。实在不行,你家也有这条件,要不就从港城那边买奶粉吧,听说海对面有进口的奶粉,质量杠杠滴,就是价格比我们这边贵了不少。”
杨母摇头不赞同:“这个不行啊,奶粉再好也是人工制作的,哪有纯天然的母乳好。从丽云怀胎到坐月子的时候,我每天给她补身子,那奶水质量才好呢,有现成的母乳可以喂养为什么还要多花那么多钱买进口的高价奶粉,这不是浪费吗。真要是买那奶粉给孩子吃,我看丽云出去工作挣的钱还不一定买得起奶粉呢,估计倒贴钱买奶粉,反正说来说去我看还是母乳好。”
胡母又道:“便宜点的也行啊,那就不用太好的,买市面上普通的照样可以,其实都大差不差,没什么太区别。就连米汤也一样能奶娃娃,咱们那时候,甚至还有刚出生的奶娃娃就没了妈的,喂点米汤不是照样能养活嘛,人家现在长大了也活蹦乱跳的,和其他人看不出什么差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