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老太爷嘴上说着哪里,但面有得色,宝珠得了夸奖后不骄不怯,落落大方道谢,打起帘子请众人入内。
众人进屋后,宝珠又一迭声吩咐小丫鬟看座、上茶,将众人安置得面面俱到,如沐春风,而封家之人神色如常,显然也习惯了这种事。明华裳视线默默从人群中扫过,徐徐说道:“封老,不知您发现恐吓信的地方,在哪?”
“在这里。”封老太爷还没动作,宝珠就已经挂好珠帘帷幔,然后上前扶住封老太爷,亦步亦趋往后走。封老太爷一边挪动,一边用拐杖给李华章、明华裳指示:“老朽昨夜喝了安神茶,睡得很沉,今早比往常晚醒了一刻钟。才一睁眼,就看到正对面床架上扎着一只箭,下面钉着一封信,便是王爷、王妃刚才见到的那封。”
李华章上前查看痕迹,片刻后浅浅点头,淡道:“确实是箭矢。昨夜床帐是否放下?”
宝珠站在后面回话:“回雍王,奴婢服侍老太爷睡下后,就收了烛火和挂钩,走前奴婢特意检查过,门窗、帷幔都已经关好,绝没有空隙。”
李华章手指穿过帷幔,翻了一会,又走到窗边,问:“窗户你们动过吗?”
宝珠摇头:“未曾。今早奴婢听到老太爷呼喊,忙赶进来,当时门和窗都关着,奴婢没注意到屋里有别的东西。之后老太爷嫌房间闷,奴婢才打开窗户。”
李华章嗯了声,未曾说话,但明华裳和他相处那么久,愣是从他浅淡的一声“嗯”中听出了背后的意思。
他是说帷幔上并没有破洞,窗户也没有损坏,那就意味着,对方是站在屋里,朝封老太爷床头射了一箭。
这么近的距离,完全可以射死封老太爷,但对方只是留了一封信。这个盗贼的所作所为,实在不同寻常。
明华裳想到了便问:“封老,敢问此贼信中的失传至宝是何物?”
封老太爷叹了口气,扶着拐杖说:“老朽仰慕雍王德行,便不拿那些虚话糊弄二位,直说了罢。早年老朽游历时,无意觅得一珠宝,卖主说此为随侯之珠。后来楚国伐随,随侯珠落入楚国,楚国又被秦灭亡,随侯珠和楚国公主一起进献给秦王,秦亡后,随侯珠便不见下落。老朽本以为此物只是传闻,没想到竟看到了真品。老朽不忍如此珍宝流落在外,便高价将其买下,藏于家中。老朽从未和人提过此物,哪怕两个儿子都不知晓,却不知如何被外人听去,还借此来威逼利诱。”
明华裳听到“随珠”,颇为惊讶:“可是与和氏璧并称随珠和璧的随侯珠?”
封老太爷点头:“正是。”
明华裳发出惊叹,封老太爷见状,对宝珠说道:“宝珠,把随珠拿出来,请雍王妃过目。”
明华裳忙说不用,然而宝珠已应了一声走了。没过多久,宝珠捧着一个檀木盒回来,屈膝捧在明华裳面前:“雍王妃,请。”
说着,她打开木盒,明华裳都来不及拒绝就看到了里面的明珠。
珠盈径寸,纯白,在檀木中散发着明月般的光辉,难怪古书说“流悬黎之夜光,缀随珠以为烛”。明华裳叹为观止,但谨记瓜田李下,再喜欢也没有拿起来看,免得以后出了什么问题赖她。她示意宝珠将木盒收起,由衷赞道:“果真极美,怪不得古人称其为明月珠。”
封老太爷看到明华裳喜欢,立即说道:“雍王妃喜欢,乃是封家的福分,若雍王妃不嫌,老朽愿将此珠献予雍王妃。”
明华裳本是无心之言,女人看到珠宝总没有讨厌的,这颗夜明珠确实漂亮,她就大大方方称赞,谁能想到封老太爷竟然要送给她。明华裳吓了一跳,连忙推辞:“此乃封家爱物,我怎可横刀夺爱?我对珠宝首饰只是泛泛,并不了解,封老不可,莫辱没了珍宝。”
明华裳是发自真心不想要,珠宝再美也是外物,人赋予它们价值,它们就是价值连城的宝物,若是没有人,那不过是一堆石头。明华裳对金银珠宝向来随缘,有固然好,没有也不强求,随珠这么大的名气,连失踪多年的神偷都念念不忘,明华裳可不敢要。
奈何封老太爷看了却认定她是客气,一定要送给她。明华裳坚决不要,在背后用力拽李华章的袖子。李华章感受到她的求助之意,适时说道:“封老,我与夫人来是为了抓盗贼,并非为了外物。夫人喜欢自然,无意外在,望封老将随珠收好,莫要为难我们了。若您执意相送,我们只能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