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三夫人脸色微变,似笑非笑道:“长就是长,幼就是幼,怎么,莫非分了家,连族中序齿都不能叫了?”
明妤刚订了好夫家,前程一片大好,才不想和三房搅和,淡淡道:“三婶想多了,我并不是这个意思。若祖父在,自然按族中序齿排,但如今是大伯父当家,再叫我大娘,别人听了容易误会。”
她们正说着话,屋外传来丫鬟的声音:“两位娘子安。”
明妤心想可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她笑着看向门口,道:“我和三婶正说你们,赶巧你们就来了。三婶,这才是明家的大娘子呢。”
明妤知道她说这些话会得罪三夫人和老夫人,但那又如何?她未来的倚仗是明家和雍王这层关系,而雍王明摆着更亲近大房,老夫人的喜恶重要吗?
不重要。
她多多少少有故意说给来人听的意思,然而当她回头看到相继进门的两人,仍然被惊艳了一瞬。
月初镇国公府去大昭国寺上香,当日苏雨霁就搬回公府了,隔了没几天,镇国公开祖祠,第一件事是将苏嬷嬷的牌位请入祠堂,供奉在已故镇国公夫人王瑜兰旁边,第二件事就是将苏雨霁写入族谱,苏雨霁正式更名为明雨霁。
将外姓人,还是一个奴仆供入自家祠堂,可谓惊世骇俗。但镇国公不顾旁人劝阻,执意为之。他这样做看起来是便宜苏家,实际上是借抬高苏嬷嬷,来给明雨霁撑腰。
苏嬷嬷因为是王瑜兰的奶娘,还养大了明雨霁,就能被供奉在明家祖祠,从此还有谁敢质疑那位养在乡下、刚回公府的明大娘子呢?镇国公此举不止是敲打明家众人,也是在往外界传递信号,明雨霁是他的大女儿,一应待遇和明华裳一样,绝不可因为她长在乡野,就对她心生轻视。
姐妹之间容易争长短,而镇国公府的情况更为微妙,一个女儿娇养在身边,另一个寄养外地,如今两人同处一个屋檐下,无论哪一个都会觉得自己受了委屈。
众人都等着看这对姐妹斗法,没想到两人和和气气的,明华裳主动给明雨霁介绍镇国公府的人手,绣房送来新一季的衣服首饰,明华裳当着众人的面说要先送去春华院,等明雨霁挑完后,再送到她这里。
就比方今日,雍王府乔迁宴,想也知道定然百花争艳,热闹非凡。这种场合最忌讳撞衫了,但明华裳却提出和明雨霁穿同一款裙子,明雨霁穿青色,明华裳穿黄色,保准让人一眼看出她们是双胞胎,省得别人再问。
明妤最开始听到明华裳的想法,觉得她简直疯了,但此刻明妤看着这两人站在一起,一个穿着白襦青裙,首饰以青玉为主;另一个穿着紫襦黄裙,发髻上缀着宝石。一个如雨过天青悬崖幽兰,一个如更深夜静海棠花未眠。明明能看出她们眉眼和衣服上的相似,却无法忽略她们的不同。
明妤突然觉得有一个姐妹好像也不错。
天底下华服那么多,但能毫无芥蒂穿同款衣服的,唯有姐妹了。
明妤不知道明华裳是真心接纳一个处处压自己一头的姐姐还是装得好,如果是装得,能装到这个程度,明妤佩服她。明华裳听到屋里的话,解下披风,笑着问:“给祖母、婶母问安。刚才你们在说什么,大姐怎么了?”
明妤暗暗挑眉,以前怎么没发现呢,明华裳才是最扮猪吃老虎的人,外表看着软糯无害,其实心里什么都明白。明华裳肯定听懂了,但她不愿意留话柄,这是和她们装糊涂呢。
明妤心领神会,不再继续这个话题,笑道:“你们这身衣服真好看,早知道,我也让绣房做这条裙子了。”
明华裳坐下,说:“大姐若喜欢,我一会让人将剩下的布料送去大姐房里。还未恭喜大姐订婚,祝大姐和姐夫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明二夫人一听这件事就舒坦了,她笑得合不拢嘴,还装模作样道:“还没纳吉,八字没一撇呢。这几日二郎在外面看房,在宣平坊看中一套三进宅子。宅子环境不错,离阿妤婆家也近,二郎想尽快定下,让我来和母亲说一声。”
明华裳呀了一声,忙问:“二婶这就要搬走了?”
“是啊。”明二夫人笑道,“都已经分家了,再住在大伯家说不过去。正好阿妤的亲事也定了,女人一辈子就这一次,我想让阿妤从家里出嫁。”
镇国公府再好,那也不是他们自己的家,明二夫人在这一点上意外地想得开。镇国公提出分家后,并没有明说让他们搬走,但是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谁愿意和亲戚长期住在一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