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廉脸色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和明华章说。这是官府潜规则,新官上任后给前辈办事,等自己熬成老资历后,就可以受下面新人孝敬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历来都是如此。
明华章神情淡淡,他抬头望向山崖,像没听到赵廉的话一样,说:“赵廉,你觉得从这么高的山崖上摔下来,骨头能摔碎吗?”
“当然能。”赵廉想都不想说,“这个高度,都够摔成粉身碎骨了。”
“那是因为人身上有血肉重量。”明华章轻声喃呢,“如果没有重量,是一根干枯的骨头呢?”
赵廉皱眉,他没经历过这种事,没人会只长一根骨头不长肉。赵廉道:“应当能摔碎的吧,假净慧带着佛宝逃跑,不慎摔下来,不就把那么多骨笛、骨号摔碎了么。”
明华章盯着石缝中的骨头片,未曾说话。赵廉见明华章脸色不对,道:“少尹,你是不是太疑神疑鬼了?他是打家劫舍的土匪,又是抢官银又是冒充和尚,他干出杀人剖骨的事很正常。我们查了这么久,其他人都好好的,就他逃跑了,如果不心虚他跑什么呀?少尹你放心,肯定不会冤枉他的,你没必要抓着细枝末节较真。”
是他太较真了吗?明华章盯着手中的碎骨不言,突然对赵廉说:“取证物袋来,把石滩上所有骨头片,无论大小,全部带走。”
第101章 定案
十二月初,长安落了一场新雪。雪后是难得的好天气,明华裳屋里烘得温暖如春,她坐在阳光下,仔细描画。
忽然,招财急急忙忙跑进来,高声道:“娘子,喜事,杀人挖骨那个凶手抓到了!”
明华裳的笔尖顿住,一滴墨掉在纸上,正好落在眼睛处,整张画都废了。明华裳却没心思关注画,忙问:“是谁?”
“普渡寺的一个和尚,听说是江洋大盗冒充的,在长安脚下藏了足足五年!京兆府派人去庆州问,带回了通缉令,这才知道!”
“和尚?”明华裳皱眉,“是净慧吗?”
招财惊讶地瞪大眼睛:“好像是。娘子,你怎么知道的?”
竟然真是他,凶手这么容易就落网了?明华裳都产生些许恍惚,忙问:“他现在在哪里?”
“已经死了。”招财拍拍胸口,长松了一口气,道,“幸好凶手死了,眼看就要过年了,过两天还有上元灯会,我原本还担心若是抓不到凶手,今年没法看灯呢。现在好了,出门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明华裳眉头拧得更紧,凶手竟然已经死了?
明华裳问:“在什么地方发现的?他怎么就死了?”
“不知道啊。好像是他怕自己杀人被发现,偷了佛宝潜逃,走山路时不小心掉下去摔死了。”
明华裳心里一咯噔,问:“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人听到他承认罪行?”
招财不明所以眨眼,道:“娘子,他杀了这么多人,就算逮到他肯定也会判斩首,早死晚死有什么区别?再说,他如果不是凶手,那他跑什么?”
明华裳沉着脸不说话。她凝眉思索了一会,问:“他是凶手的消息是从哪里放出来的?”
“官府呀。”招财觉得今日娘子怎么总问废话,“陛下要求年前结案,没想到京兆府提前一个月就找出来了,现在长安百姓都夸京兆府呢!二郎君是这次案件的经手人,虽说现在案子被京兆尹接手了,但等论功行赏时,京兆尹肯定不会忘了二郎君的!”
明华裳杏眼圆瞪,都不知道该震惊哪一点了:“现在案子不归二兄管了?”
招财点头,她觑着明华裳的脸色,安慰道:“娘子,官场都是这样,新人做事,长官领功,历来如此。放心,朝中大人们都有眼睛的,京兆尹肯定会记得二郎君的功劳。”
明华裳咬着唇,突然把笔扔下,提着裙子就往外跑。招财吃了一惊,忙追出去:“二娘子,您去哪里?二郎君现在在京兆府,还没回来呢!”
光德坊,京兆府。
京兆府众官吏齐聚一堂,京兆尹坐在最上首,清了清嗓子,说:“这些日子闹得沸沸扬扬的连环杀人一案,凶手终于找到了。我今日已经禀报刑部,刑部尚书很重视,过几日会有刑部官员过来纠察,可能御史台的人也会来。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你们都知道吗?”
明华章坐在京兆尹下手,听到这话不由挑眉。凶手找到了?甚至已经禀报刑部了?
京兆尹挥手,让人将庆州传回来的通缉令传给众人。明华章是除京兆尹外第二大的官员,这份通缉令自然先传到他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