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轻轻咬了一口,甜甜的,软软的,向对面的孙慈笑道:“很好吃,这是什么?”
孙慈挺了挺胸脯,笑道:“我叫它番山药。是从一个番邦商人那里买的种子。”说着起身跑进屋子里,又拿出一个大册子,翻给连玉看,这次上边又写又画的,全是植物的成长记录图。
他一边翻,一边介绍道,“这个也好吃,烤着吃,蒸着吃,煮汤吃,都好吃。”
又翻开一页,介绍说,“这个种出来直接吃,很清脆,煮熟了软绵可口。”
连玉边吃,边看,跟着他的介绍,不住地点头。
孙慈骄傲道:“这些都是我用番邦的种子种出来的。”
连玉赞叹道:“孙大哥真厉害,这个还有吗?我还想吃。”
孙慈见她手中的番山药只剩一个黑壳子,遂把自己碗中那个递了过去,心中甚慰,终于有人能够欣赏他的成果了。
原来这孙慈是个屡试不第的秀才,读书不行,却极爱钻研农事。
屋子不修,婚事不思,沉浸其中,忘忽外物,被邻里送了一个“疯秀才”的外号。
连玉吃饱喝足,看着院子里茁壮成长的小苗苗们,问道:“这些也能长出好吃的东西?”
孙慈走上前温柔地抚摸着小苗苗的叶子,笑道:“这是我尝试改良的粟米幼苗,若是成功了,产量将翻倍。”
“孙大哥,你一定能成功的。”连玉鼓励道。
孙慈笑道:“借你吉言。”
连玉很是佩服这种对一样东西,有着持久钻研精神的人,就像飞霜对于剑术一道的钻研一般,眼前这个孙慈执着于农事一道,更是功在千秋,利在万民。
她从身上摸出两张一百两的银票,塞进孙慈的手中。
孙慈连忙拒绝道:“不用赔。”
连玉:“没有赔,是饭钱。”
孙慈推辞道:“这点东西不值钱,姑娘喜欢吃,能够欣赏认可它,我已经很高兴了。”
连玉强塞进他手里,道:“是以后的饭钱。”她手指把整个院子一划拉,“你好好种,这些,等我以后有空了,过来吃。”
孙慈连忙笑道:“好,好,我在这里等着连姑娘。”他突然心潮澎湃,志气高昂,那是遇到人生知己的兴奋感。
等他回过神来,眼前哪里还有连玉的影子。
一连好几日,他都没能从这种振奋的状态中走出来。
每日都要去墙下看看那几棵被压断的幼苗,再掏出银票摸几遍,才能确定那一天的经历,不是在做梦,是真的有人出现过,并认可他做的事情。
连玉回到客栈,在楼梯口遇到了,早已回来的孟泽深。
孟泽深见她安然无恙,心情颇为不错,倒也没有多问,只嘱咐了几句,以后离那卫进远一点。
连玉撇嘴,哼道:“我不过是帮那个唱曲子的小姑娘解个围,理他做甚。”
孟泽深看她一眼,道:“不要想着敲他闷棍,云京水深,小心把自己淹了。”
连玉小心思被看穿,讪讪道:“知道了,不敲。”
嘴上答应的好,心里的小算盘却早已打上了天。
第97章 永寿公主
两日后, 傅衡着人递了消息来,说是卫进派了护卫,又花钱请了帮闲, 在西市之中四处打听寻找连玉的下落, 建议她这段时间, 最好不要穿着红衣出现在西市。
与消息一起来的,还有一张画像。
一张连玉的画像,这样的画像,护卫和帮闲人手一张, 作一个寻人的依据。
连玉看着画像上的人, 陷入了沉思, 寥寥几笔勾勒出的人形, 看得出来作画者很是努力了,但作出来的画, 比城门口张贴的通缉令还意象。
也不能说完全不像, 至少身上的衣服还是红色的,这一点非常贴合实际。
连玉将那画像往桌子上一扔,笑道:“就这, 贴在我脸上, 怕是也认不出来吧?”
孟泽深道:“不管认不认得出, 你都不要去了,我们这次云京之行不可张扬。”
“知道了,表哥。”连玉乖巧应承。
她是没有再去西市,而是换了男装, 跑到吏部尚书府门口, 蹲人去了。
人没蹲到,尚书府里的隐秘小事却听了不少, 特别是关于卫进某种特殊癖好的。
心下愤愤,本来只是想着,套了麻袋揍他一顿。如今知道他竟是这种糟蹋女童的畜生,不阉了,不足以解人恨。
有了这个打算,她来的更频繁了,身上还单独买了把新的小刀带着,不想让这畜生的脏血污了自己的匕首。
守了两天,也没能等到卫进出来,只听得他在府里使唤这个,派遣那个,出来找他的红衣小仙子,自己只蹲在家里舒服,不动一分力,不出一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