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甚至还有不少吴清荷熟识的官员,身着常服混在其间挂灯笼,其乐融融的氛围让大家感受不到冬日里的一丝凉意。
“...姐姐,我挂不上去这个灯笼。”
背后传来个小女孩的声音,吴清荷下意识回头,看见面前有个不到十岁的小孩,正举着盏被做成小亭子模样的灯笼,她个子太矮,纵使是努力踮起脚,也没法将灯笼挂到柱子上去。
环顾四周,发觉这小丫头是形单影只,吴清荷双手背在身后,弯腰看她,说话时的语气只像个大孩子。
“你爹你娘呢,怎么这里只有你一人。”
“我家住附近的,我家放我出来玩。”小孩吸一吸鼻子,指一指手里的灯笼:“姐姐,能把它挂上去吗?”
“能,你想挂哪。”吴清荷伸手接过那盏灯笼,以平常的语气问话,说话间漫不经心地将灯笼举起,瞥了一眼。
那盏灯笼虽用的材质很好,但造型并不出众,只是...灯笼的四面被画了画,黑色的墨在白色的灯笼纸上勾勒出一个女子骑马的模样,那女子身穿黑色盔甲,头发束起,手里拿着弓箭,她骑着的马非常高大,还有点胖胖的,鬃毛飘逸。
吴清荷愣了下,抬手轻轻将灯笼转到另一面,发觉仍旧是这幅图,只是女子的动作有细小的差异,箭在弦上,下一面,她射出了那支箭,再下一面,她勒马停下,箭正中靶心。
四面像是一幅动图,栩栩如生,画这些画的人必是目不转睛地观察了无数次,才可以把画中的女子画得生动活泼,最让她感到意外的是...画里的人非常像她,无论是神韵还是拉弓射箭时的动作。
简单灵动的画风让她觉得很熟悉,从前是有一个人好像喜欢画她,偷偷背着她画...
“姐姐,姐姐?”
那小丫头多喊了几声,吴清荷眉心微动,垂眸看她:“你这盏灯,是哪里来的?”
“家里大人画的...”小丫头摸了下鼻子,眨眨眼回应她。
是她想得太多,吴清荷失笑,柏乘应该早就不画了,再者三年未见,哪里还能把她的细微动作记得那么仔细。
不过,吴清荷抿唇想了会,还是直接开口问:“我买你这盏灯好不好,我再送你盏更别致的,另外多给你一两银子,让你拿去买果脯吃。”
听到她要买下这盏灯,还出了一两银子这样高的价格,小女孩眼珠子一转,似乎有什么想法,但嘴上却不说,只点点头便伸出手来,吴清荷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荷包,取出银子递到她手上。
小银子到手,女孩把钱塞到自己的袖子里,又踮脚去够吴清荷手里的灯笼:“姐姐,我在上头放了个东西,你把灯笼给我一下,我把它取下来。”
吴清荷狐疑地打量眼灯笼,也没见上头有什么多余的物品,可手却是松开了,可突然“嗖!”地一声,小姑娘抢过那个灯笼,转身撒腿就跑,边钻进人群里,边紧张地回头看一眼吴清荷。
啧,堂堂一个大将军,竟然在今日被小孩给骗了。
站在原地呆一瞬,吴清荷没想过唤官兵帮她要回东西,而是径直迈开步子,朝小女孩跑去。
“站住,把灯笼给我!”
人群变成虚影,吴清荷感觉有风拂面而来,小女孩不管不顾地向前跑,可是她怎么可能跑得过吴清荷,只不过转个弯的功夫,吴清荷便成功伸手,抓住小女孩的肩膀,使力将她固定在原地。
“跑什么,不许骗人,灯笼拿来。”
吴清荷呼出几口气,毫不客气地朝小孩伸手,小丫头轻哼一声,把灯笼往她手里一塞,一溜烟就又没了影。
转了个弯,是条小河,离灯会有些远,光线也更暗一些,喧嚣在耳后,吴清荷将额前的碎发别至脑后,谁知转身便对上双明亮沉静如天边月的眸子,让她心中划过丝意外。
上一次的相见,结束得并不愉快,她以为短期内,她与柏乘间不会有见面的可能。
柏乘安静地坐在处石凳上,穿着件墨蓝色的披风御寒,缓缓眨了下眼,对她道一句:“我看见你和小孩抢东西。”
“...我没有,她收了我的钱就跑,我不过是从她那把东西讨回来罢了。”
吴清荷说得理直气壮,很是孩子气,柏乘默默低下头,在她看不见的地方,眸中浮现出一点温柔。
“不过,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吴清荷双手放在背后,指间提着那盏灯笼,没打算和柏乘继续谈自己刚刚经历的事。
“听闻这里有灯棚,想出来散步,怎么...将军不允许我看灯会么。”柏乘抬头注视着她,声音很轻,不像是要说什么呛吴清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