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么不知道楚昔做了这些事?
他在开会的时候,楚昔头都不抬一下……?
仔细想想,那不是他在让楚昔展示“羞愧地头都抬不起来”的表演吗?
楚昔还要求编剧不休息,连夜改剧本……?
这么嚣张?
不对啊,楚昔虽然嚣张,但是最不爱加班工作了!
她怎么可能己所不欲,还强迫编剧?
导演一看这种太工作狂的黑料,就直觉不是属于楚昔的风格,连忙找上编剧证实。
编剧看到这则黑料,惊掉了下巴,离谱地扯了扯嘴角。
她回想起来,楚昔当时是这样跟她说的——
“晚上要睡觉就别改剧本了,休息和工作不能同时。”
而黑料的概括是——
楚昔不让编剧睡觉,说影响改剧本。
编剧:“?!”
是谁的春秋笔法比她还懂文字?!
第089章 冤假错案
这是有人在存心抹黑楚昔,破坏剧组关系啊。
导演回头找上楚昔,把网上那些恶意曲解的黑料和照片翻给她看。
对此导演还有疑问。
“你又得罪谁了?”
虽说楚昔记性好,但这点她还真记不起来。
两个人坐在片场的折叠凳上,导演一头雾水,楚昔漫不经心。
“应该得罪的人挺多吧。”楚昔道:“无意中的,我哪会注意。”
就像在集训营遇见那位给马下药的学员一样,挡到别人的路,也会得罪人。
导演默然:“……”
她对自己还挺有自知之明。
“不过这个照片角度和距离……”楚昔扫了眼导演的手机屏幕,哂笑一声。
“什么意思?”导演看着她耐人寻味的表情问。
“和拍饮料视频的应该是同一个人,而且是剧组里的人,他有一个习惯,偷拍的时候大概会把手机放在自己腰部的位置,镜头朝上翻,装作不经意路过。”楚昔推测道。
导演赶紧翻了几张保存的照片,仔细一看,还真是。
每一张照片,认真观察的话,发现确实都是仰拍的角度。
楚昔观察入微,反应还机敏,导演钦佩地看着她。
“名侦探,那你能想到是谁在剧组里偷拍你吗?”
这种人必须要肃清!
莫名的,导演就觉得楚昔可以。
好像留下线索的事情,她都能抓到蛛丝马迹,顺藤摸瓜查到真相。
她小时候应该没少看《福尔摩斯》吧?导演神游中,便听见楚昔话音如常的回答。
“抓出来你处理吧,反正又不是第一次了。”
啥?
又?
又是什么意思?
但是还没等导演把困惑问出来,楚昔就站起了身,“休息时间到,该开工了。”
拍戏是漫长又无聊的工作,也许对于别的演员来说,体会不同的角色人生是新奇充满探索欲的体验,但对于楚昔来说,就没有这种体验。
她已经经历过99处快穿世界了,见识的多了,对剧本里杜撰的世界和剧情简直毫不剩好奇心!
还有一些演员说的“探索角色的内心世界”,她就更认为离谱,不能理解了。
面对面两个活人都还殊不知能不能猜到对方在想什么,还去幻想虚拟角色的想法?说得真有意思。
一听就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家。
导演也很好奇。
每次楚昔都出戏特别快,说“咔”瞬间就咔了。
但楚昔演得又不错,氛围和代入感都做得很好,一般这种沉浸式的演员,多少都会难免出现几次戏结束了,人还在情绪中没缓过来的情况。
可是导演就没看见楚昔发生过这种事。
大概是她脑子里太理智了吧,比起更多偏艺术型的演员,她则是另外用逻辑分析剧本的一类。
以前也不乏有这一类情感欠缺型的演员出现过。
但是像楚昔这样能演出浓烈代入感的还没有。
之前,导演都认为这是路线的问题。
现在他才顿悟了。
根本不是因为艺术和理性的路线分别,而是以前那些走理性路线的演员实力还没到够用的程度!
楚昔的表演可以说是毫无破绽的。
虽然不像一些老戏骨一样,一开机就完全沉浸入角色本身,但——
她饰演的一个角色,永远能够逻辑自洽,就是给人最大的真实感。
没有突兀的形象、语气、动作,没有与现实人物的割裂感,她在荧幕上就是一个活的角色。
镜头里,管亥仿佛就是那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
但他与部下交谈的神态举止间,虽有对大战的必胜把握,也有对苍生百姓陷入战乱水火的怜悯,还有对黄巾教主重病在身的担忧。
逻辑无瑕,人物形象自然也就立体完整了。
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