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拾遗(49)

今日白矾楼上的晚宴,韩嘉彦几乎就没吃,东躲西藏了一晚上,她真是饿得紧了。

“你放心吧,今晚白矾楼被大闹一场,客人都吓散了,这事儿必然会闹大,你的名声也会随之被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汴京人人都会知道有个彦六娘,竟然有胆识单枪匹马调停茶帮与漕马帮之间的矛盾。”浮云子喝了茶,又拿过烤好的肉干来,一面嚼着,一面道。

“不是彦六,是燕六,茶帮刺客听错了我的诨号。”韩嘉彦补了一句。

“那更好了,哈哈哈~”浮云子大笑起来。

韩嘉彦无语地呷了一口茶,等浮云子止了笑,她才道:“我看那些白矾楼派去保护那个假的侯转运的护卫,有六七人倒在地上生死不知,恐怕是不得活了。”

“茶帮刺客是什么人,不会留手的。一般是一击毙命,即便当时不死,后面也难救回来,除了你,没有人在乎那些人的命。”浮云子道。

“唉……”韩嘉彦叹息,默默拿了个馒头吃。

“这漕马帮,真不愧与官府牵连深厚,竟然勾动开封府帮忙围剿茶帮刺客。”翟丹坐了过来,插言道。他今年刚二十出头,豹头环眼,年轻力壮。

漕马帮顾名思义,就是从漕运之中生发出来的组织帮派。其中的首脑多为官绅大户,漕运过程之中涉及到的漕工、船工、脚夫、下力、镖师,还有其中牵涉到的各级各类吏员,乃至于转运使这种等级的官员,相当一部分都是漕马帮的成员。

因而漕马帮其实可以说是因官府漕运衍生而出的食利群体,谈不上是江湖门派。称呼为漕马帮不过是泛指,这其中包括了太多的小团体,各自的利益又都有所不同。但这帮人常年跑江湖,也都懂江湖,知道如何处理江湖事。他们是官与民打交道的手段和工具。

茶帮与漕马帮素来为敌,茶帮想要分食官利,漕马帮则要尽可能地维护自身集团的利益,此二者水火不容,是近乎你死我活的利益之争。

翟青也坐了过来,一面嚼着馒头,一面含混问道:

“师父师叔、哥,我一直没怎么想明白,咱们让师叔出了名,然后呢?该怎么办?”

“不怎么办,等。”浮云子道。

“等什么?”翟青更不明白了,其实连韩嘉彦与翟丹也不是很明白。

“等春茶上市,等茶帮的核心人物到汴京来,再做计较。”浮云子道,“春茶上市一般要到三月初了,在此期间,师妹你不能闲着。这张家长、李家短的事儿,你都得管管,不然这个居中调停、好管闲事的燕六娘形象,立不住。”

“师兄,这居中调停茶帮和漕马帮的恩怨,单纯用‘好管闲事’可解释不过去吧。”韩嘉彦蹙眉道。

“是解释不过去,但咱们需要解释吗?别人猜测咱们的目的,就让人猜去,猜得越离谱,咱们真实的目的就被掩盖得越好。”浮云子笑道。

韩嘉彦显得十分无奈,最后她只能道:

“你让我管甚么张家长、李家短,我……我都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太鸡毛蒜皮的事,你不能管,要管就管那些容易扬名的事。而且,你娘亲留下的最后那封书信,是写给文彦博的,你最好能往文家身上靠一靠。”

“文公今年已经致仕了,你让我怎么往他身上靠?”

浮云子点她道:“致仕是致仕了,可官家和太皇太后不是还在慰留嘛。趁着文公现在人还在汴京,你得把握住时机呀。你放心,我不耽误你准备殿试,让阿丹阿青去文府附近转转,每天探听点消息,咱们不怕磨时间,就怕功夫不够深。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咱们就动手。”

韩嘉彦苦恼地蹙着眉,回忆起了母亲的那封书信的内容。

那封书信言辞简短,连文字都写得潦草,看得出母亲写信时很急。信的内容是恳请文彦博一定要力保韩家,母亲似乎已然意识到自己危在旦夕,且笃定韩家即将大祸临头,只有位高权重的三朝宿德元老文彦博才能平息事端,保住韩家。

信的内容含糊其辞,只是求救,但并未说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故而后来拿到信的韩嘉彦和浮云子等人,看得是一头雾水,压根不知该从何查起。

他们自然也不可能直接去找文彦博询问,毕竟此前杨璇到底与文彦博是否有书信往来,又是什么样的关系,而文彦博又是否对杨璇求助的祸事有所了解,他们一概不知。万一此前杨璇与文彦博其实素无来往,如此唐突上门询问,反倒会坏了事。@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因而直接询问文彦博这条路他们一直搁置,选择了其他的路径来查明事情真相。只是眼见着文彦博即将致仕离京,且已过耄耋之年,指不定何时就会驾鹤,因而此事已然耽误不得,必须得冒险行事了。

书自清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