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拾遗(229)

箱子摆放在主寝室的床榻旁,落着锁。锁是一种她根本看不懂的锁,与箱子铸为一体,坚固结实,难以外力破坏。锁扣是机关,绿沅摆弄了好久,压根看不懂这锁该怎么打开,都没有锁眼。

她急得抓耳挠腮却根本无法,无奈之下,只得满屋子找,在寝室东窗下的书案上找来了纸笔,努力将这锁给画了下来,画得尽量详细。指望着带回去给长公主看看,凭着长公主的智慧也许能解开。

画完后她将画纸藏在怀里,最后将这院子仔细搜了一遍,再未发现任何值得关注的物什。这里不像是有人长期居住的模样,更像是个落脚点,偶尔来一下,很快便走。因此虽然内里陈设看上去比较新,但物品也过于简陋,不足以支撑人在其中长期生活。

绿沅又原路攀梯子返回,她不知道,她的所有动作,都落在了远处一个藏在暗处中的人眼中。

第九十章

岳克胡擦了擦额角渗出的汗水,拉了拉袍襟领口以散热透气。

“小武,咱们这都跑了大半个汴京城了,从上清宫查到蔡府来,还是没找到那北辰道人,这家伙是不是跑了?”

魏小武望了一眼蔡府的后门,道:“瞎猜没用的,再找人打听打听。”

眼下他二人一身便服,身在蔡府的后巷之中。方才他们在这里与蔡府的一名下人见了一面,这下人和魏小武算是有点远方亲戚关系,故而看着情面,愿意将他所知道的蔡府里的一些消息告诉他们。

据这下人说,二月末的时候确实看到北辰道人到府上来,但自从三月后,就再也没见到了。此外,蔡香亭这些日子也一直往府外跑,还是与那孙绍东在一处,二人终日里混在一起,不知在谋划些甚么。

在蔡府能打听到的消息实在有限,但魏小武另有计较。就在蔡府附近,有个建龙观,关于长公主和燕六的传闻之中,有一个就是说她二人曾在这建龙观后的水池边夜会,被看守人发现之事。

空穴来风,这建龙观必然脱不开干系,不若就去寻那建龙观的人问问。

魏小武与岳克胡找上了建龙观,但没有去搅扰观主,而是去寻了那后池的看守人。那看守人起初对他二人非常防备,问什么都不答,直接就赶人。不得已,魏小武使钱,岳克胡使劲,二人恩威并施,终于还是撬开了这看守人的嘴巴。

关于长公主与燕六在池边夜会的传闻,确实是从他这里传出去,但他当时甚么也没看清,根本也不能确定就是长公主和燕六。后来孙绍东找上门,给他塞了一笔钱,要他一口咬定那两人就是燕六和长公主,他畏惧于孙绍东的势力,又拿了钱,不能不办事,所以才改口,传闻因此变了样。

“哎呦,两位官人,小道真是被迫的,我一个草芥般的小人物,哪里能与那些大人物斗。”

“那你就敢污蔑长公主!”岳克胡气不打一处来,揪着这道士的衣襟怒道。

“小道压根就没见过长公主,那是远在天边的人物呀,可那孙绍东近在眼前……小道真的是没有办法,二位官人莫要再为难小道了。”这看守人哭丧着脸道。

岳克胡松开他,愤愤咂了下嘴。随即转向魏小武,道:

“接下来怎么办?”

魏小武想了想,打听道:“我向你打听个人,你要说得出一二,我们也不纠缠你了。”

“您问,小道一定知无不言。”

“你可知道有个道士,道号‘北辰’?这人与孙绍东、蔡香亭是一伙的。”

“北辰……小道还真听过这个名号。”看守道士思索道,“我听观里的师兄说起过他,据说是一个极厉害的道士,使了一手绝强的左手剑,而且千变万化,能模仿世间绝大部分的人,还会口技。

“此人此前是挂单在上清储祥宫的,上清储祥宫刚落成,彼时还未开四方丛林,不受外界挂单。但他偏要挂单,因而与上清储祥宫的人起了些龃龉,但因着在一众王孙公子面前展示了一身神技,后来服众了,便一直住了下来。后来他的名头就传遍了开封府的所有宫观。”

原来如此……竟然还有这等事,魏小武与岳克胡若有所思。

“你可知这北辰道人现下在何处?”

“这…小道实在不知,小道也只是听闻而已,从未见过这北辰道人呀。”

“那你可知道孙绍东家在何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倒不是甚么秘密,孙绍东家往来宾客络绎不绝,时常大开门户招待一些江湖盲流,因而民间都流传一句话:吃福田院一年粥,不如吃龟儿寺一碗酒。这孙绍东家就在龟儿寺对过。”

约莫两刻钟后,魏小武与岳克胡赶到了龟儿寺附近,果然见到了孙府的门头。而且彼时门是开着的,孙绍东就站在门口,和家里的下人们吩咐着什么。

书自清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