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好起来的,如今没了梅姨娘,瑞儿自会到她房里去,一来二去说不定便能有了,你也莫急,他俩到底还年轻。”老太太说着看向了萧贞,“倒是贞儿,你该考虑考虑了,贞儿性子温和,千挑万挑也得给她找个好人家,切不能委屈了她。”
萧贞听到提及自己的婚事,一颗心顿时紧张得提了起来。
大太太道:“母亲说的是,贞儿虽不是我亲生,但在我心里一直把她当莺儿怜儿一样的,咱们定远侯府的姑娘,自不能嫁的差了。我倒是心中有几家,只是近来因瑞儿的事外面多有谣言,现在不是提起的时机,还要再等些日子。”
听到再等些日子,萧贞提起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老太太点头,“你考虑的周全,此事交给你我是放心的。”
谈及婚嫁之事,三位姑娘自然不好插嘴,老太太和大太太又说起上京其他世家近来的嫁娶,正说着,萧珏从外面的园子里过来,他一身青色软罗袍子,腰挂流苏玉佩,面若冠玉,眸若朗星,如清风霁月般一出现便引得了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他身上。
他先给老太太和大太太见了礼,又与姑娘们玩笑道:“那边刚一得了闲我就赶紧赶了过来,我的那份儿蟹你们可没给我偷吃了吧?”
“那蟹是太子赏给内院的女眷的,你怎好意思跑来蹭吃?”萧莺笑话他道。
“那蟹是我带回来的,竟不许我吃?你这小丫头片子,越来越刁钻了,传言出去,整个上京谁还敢娶你?”萧珏不甘示弱地逗弄她,又趁她不注意,一伸手将她桌上的蟹端走,“我若是没有蟹,便把你的吃了。”
萧莺见他端了自己的蟹,追上去便要锤他。
两人闹着,彩月让人又上了份儿蟹在一旁的桌上,“怎能少了二爷的,只是怕凉了,一直在给您热着呢。”
萧珏这才不与萧莺闹了,把蟹还给了她。
萧莺气得踹了他一脚,飞也似地回自己桌子去了。
萧珏衣服后摆被踹了个大鞋印,他也不恼,笑嘻嘻地在自己位子坐了,正要吃蟹,余光忽然看到坐在一旁的沈兰,这才惊觉沈兰竟在这里。
想到自己刚才与萧莺的幼稚玩闹都被沈兰看在眼里,他不禁脸上泛起热来。
他轻咳了声,又恢复了那翩翩公子的模样,故作镇定道:“沈姑娘,太子殿下托我给您送了些东西,我方才已让人送到落雪斋了。”
第12章 礼物
中秋宴罢,沈兰借着月色回落雪斋,刚到落雪斋不远处的小路上便看到那边人来人往的一抬一抬地搬着东西,沈兰不由怔住,方才宴上萧珏说太子赏了她东西,她以为最多也就是一两个小物件,没想到竟有这么多。
这种感觉实在有些怪异,沈兰不禁对那个素未谋面的太子产生了好奇。
她进了院里时,那些下人们方才把东西抬完,一共六抬箱子。
“姑娘,送这些东西来的人说,这是太子赏给您的,太子怎会赏您这么多东西?”锦书一手拿着只羊毫笔,一手拿了本簿子正记着这些东西,见沈兰回来,忙迎了上来。
“似乎是因太子与我父亲有旧交,具体的我也不明白。”沈兰秀眉微凝,心里觉得收下太子这么多礼物有些不妥,可若是回绝,恐怕更加不妥。
锦书将手中的簿子交给沈兰,“姑娘,奴婢把赏赐的礼单记在这上面了,您瞧瞧,不知道的恐怕还以为这是在给您下聘礼呢,单单那一个箱子里,便有一千两银子。”
“莫胡说。”沈兰连忙斥她。
锦书顿觉失言,自家姑娘可是有婚约的,若是这话传出去,岂不有损自家姑娘的名誉,但没等她求罚,便又听沈兰道:“把这些东西封存到库房,暂时先不要动。”
锦书应是,忙带着院子里的人忙活去了,沈兰拿着那簿子进了房间,看着太子送来的东西,她愈发蹙眉。
纹银千两,秋装与冬装各两套,一套翡翠妆面,四匹上好的缎布,余下的则是一些珍稀的汇编杂记与诗词律赋,沈兰对首饰衣物不甚了解,但送来的这些书中她一眼便看出有好几本一价难求的孤本。
太子送来的这些礼物,林林总总恐怕不下于万两银子。
父亲与他到底有什么渊源,他竟对她拿出这么大的手笔?
正当沈兰百思不得其解之时,锦书进了来,“姑娘,二公子来了。”
沈兰放下手中的簿子,忙起了身,请萧珏到一旁的水厅来坐。
“太子可有托二公子带什么话来?”沈兰觉得太子送来的这些礼物绝对不简单,就算父亲与太子曾经相识过,什么样的渊源能有万金之重?
“太子并未多说,我心中也十分好奇,若非知道姑娘有婚约在身,我还以为太子心悦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