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百姓不懂什么家国大义,但总归知道,跟着谁才能保全性命。
虽然还是有人因忠义离开了此城,但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留下。
颜少疏听到乐芜的话,嘴角一扬,说道:“既如此,那是最好,不然这些被赶出城去的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也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可乐芜心中却又不解,这些人乃是西饶人,保不齐会有探子混入军中,到时候该怎么办?
她想了想,还是将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颜将军,虽然此举是善意,可两国之间,国仇摆在这里,若有人趁机混入军中,扰乱军心,窃取情报,那我们后面的仗可就难打了啊。”
颜少疏靠在床头,思索了一番,开口说道:“我不是没有想过这件事,所以我才会让韩侃每过一城便清点城中百姓人数,这些人想要活着可以,但想要为此谋取利益,我自是不许。”
“如今西饶尚存,这些人虽列为大夏籍,但在西饶归顺大夏之前,不得列入大夏军中,出入大夏还需得手令,跟以往一样。”
乐芜问道:“这样苛刻的条件他们还愿意归顺吗?”
颜少疏笑道:“普通百姓只为生计发愁,不会在意这些,只有那些想要入军营,染指大夏的人才会在意,我这里又不是菩萨庙,哪里容得下这么多人。”
她可以善待这些人,但前提是,等到他们真的成为大夏子民的那一刻。
乐芜算是听明白了颜少疏的话,除非西饶归顺,否则这些人便只是半个大夏人。
见乐芜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颜少疏便知道乐芜已经明白了她的话,突然开口问道:“军报可有送去京都?”
乐芜点了点头:“五日前便送去京都了。”
颜少疏转头看向了乐芜,五日前?快马加鞭的话,前天便能送到皇宫,那阿清便已经知道。
她心想完了,这次自己的信没有送回去,阿清肯定是要知道自己在姜州重伤的事。
赶忙起身,乐芜见状立马扶住:“颜将军,你刚醒,伤还没好,这是要做什么?”
颜少疏叹了一口气,说道:“乐芜,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你能不能晚一点传军报?至少等我的信一起传过去啊。”
乐芜心想,那肯定不能,陛下说了,颜将军的事要第一时间汇报给她,她自是不能等颜少疏醒了之后再送。
“颜将军,我都等了两日了,你还没醒,但军报不能延误,只好先送去京都了。”乐芜言辞铮铮,有理有据,颜少疏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行,这事不怪你,那你去给我准备纸笔总行了吧。”颜少疏无奈道,这件事确实不怪乐芜,她知道乐芜是阿清派来看护她的,有乐芜在,她受伤的事情总归瞒不住萧洛清,与其让阿清担忧挂念,不如她自己跟阿清说明情况,安她的心。
乐芜这次很听话的就去给颜少疏准备好了纸笔,颜少疏强撑着身子写下一封平安信后,交给了乐芜,让她找人送去京都。
乐芜接过信后便走了,刚离开温落就进来了。
颜少疏唤了一声:“温先生。”
温落此时手上还端着药,看到颜少疏坐在案桌边,没好气道:“你是我见过最不省心的病人了!”
说完后想了想,在心里默默又加了一个人,萧洛清。
这两人都不是省心的。
颜少疏摸了摸鼻子,低下了头,她不占理,说什么都没用。
温落是两个月前过来的,来的时候不情不愿,结果在这里待了两个月,比谁都勤快,军营里大大小小的将士,只要有伤的,他都会认真救治,那些将士都有好好听医嘱,乖乖养伤,温落别提有多开心了。
只有颜少疏,最不听话,每次都要让温落骂几句。
这不刚醒就跑到案桌边上,丝毫不在意自己此前受了多重的伤。
温落将手中的药放到颜少疏面前,然后一只手搭上颜少疏的脉搏探查。
不得不说,颜少疏虽然很不听话,但她身体的恢复速度却是最快的一个,就躺了那么七日,身体居然好了很多,难怪如今能够直接下床。
“虽然你的身体好了许多,但这些年你身上大大小小的暗伤不少,还是要好好修养,不然等你老了,有你好受的。”温落嘱咐道。
颜少疏点了点头,很是听话:“那是自然,我已经决定了,这次之后,全军休整两个月,然后再进行下一步布局。”
温落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颜少疏,说道:“有人担心你,怕是你不止要休整两个月了。”
颜少疏接过温落手中的信,打开看了眼,是阿清写给她的。
“陛下说了,西饶之事要徐徐图之,此次拿下姜州,她下旨再免西北赋税一年,如今我们在西饶境内,西饶物资短缺,你的西北大军已经不能像之前那样自给自足产军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