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上午节目,散场的时候,佟知隽问赵予西:“苏小小挺有天赋的,怎么不愿意表演?是不喜欢吗?”
赵予西无奈地解释道:“村里没人会琵琶,她的琵琶是我在网上给她买的,而且是跟着我下载的教程自学的,应该是不好意思展示吧。”
这个年纪的小女孩心思敏感细腻,该懂的多多少少都懂了。
大城市来的佟知隽什么没见过?苏小小虽然没见过外面的世界,但是她知道光鲜亮丽的一切在佟知隽眼里可能什么都不算,又怎会觉得她一个自学的人弹着九十九包邮的琵琶有多动听呢?
她不想出风头,也不喜欢为了取悦佟知隽而表演在他眼里似乎并不能上得了台面的节目。村子得到了佟知隽的帮助,他们确实应该感恩,但是被妈妈逼着上台,就有点没必要了。
但是苏小小想错了,她远比自己以为的更有天赋,至少佟知隽觉得,自学都能有这个水平,如果有老师指导,那还得了?
苏小小的表演只是表情看起来不合时宜了些,但是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把一段曲子弹出感情来,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佟知隽想,森*晚*整*理要是苏小小喜欢弹琵琶,能让她跟着专业的老师学一学就好了。
“乡里有教琵琶的吗?”佟知隽下定决心,问赵予西。
赵予西立刻会意,知道了佟知隽想干什么,说:“乡里没有,得去镇里。”
“一会问问她想不想找个老师学习。”佟知隽远远看着苏小小仔细抱着琵琶,嘴巴抿紧。
她那么有天赋,又很在乎自己的琵琶,怎么可能是不喜欢呢。
赵予西快步追上去,叫住了苏小小,拉她到一边说话。
“小小,你今天弹得太好了!你还想学琵琶吗?”赵予西温声说。
苏小小紧了紧手臂,往王茹的方向看了一眼,又偷偷用余光扫着佟知隽,然后说:“是那个哥哥让您来问的吗?”
李圆圆提醒她叫哥哥别叫叔叔之后,她就记住了。
赵予西点头,苏小小脚尖在地上不安地踢着,说:“我想不想,都没有关系。如果我读不好书,就跟阿爸一样当渔夫,如果我能上学,那就好好读书,像萍姐一样,总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弹琵琶上的,阿列的班子只奏红白事,又不需要琵琶。”
过窄的视角限制住了苏小小对职业的想象,还以为学音乐的出路就只有红白喜事演奏。
“不是的,读书是学习,弹琵琶也是学习,”赵予西想帮苏小小抱一会琵琶,苏小小躲了一下,没同意,于是作罢,“学音乐不是一定要加入阿列那样的班子,可以到很多地方演出,也可以当音乐老师,或者到录音棚,给一首歌弹伴奏。”
“这不是不务正业吗?”苏小小抬头,用澄澈的眼睛看着赵予西。
“当然不是呀,只是从前我们都不懂,原来你这么棒,就没想过可以让你钻研这门特长,”赵予西笑着说,“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那个大哥哥发现你很棒,所以才想带你去见老师,让老师看看你到底有多优秀呢!”
苏小小的眼神立刻雀跃了起来,“那……那我弹琵琶可以赚到很多钱吗?足够以后还给那个大哥哥吗?可以给阿妈阿爸修一修房子吗?”她有些急切地问。
赵予西见苏小小这样,就知道她没有顾虑了,说话时也不免带几分欣喜:“就像读书一样,只要你努力学习,就能考上好的音乐学校。你知道嘛,我说的音乐学校,也像是读书考大学一样,是相同级别的学校哦!”
第一百五十六章 奇思妙想
下午孩子们还要上课,佟知隽跟着黄亚在村子里转一转。
走了一圈回来,路过李圆圆家后院,她妈妈王玉芳正在往伞骨上上伞面,一看就是在做油纸伞。
佟知隽感到好奇,就站在矮墙外问道:“大姐,这是要拿去卖的吗?”
“没有没有,”王玉芳抬起头来,放下手里的活,“现在都打折叠伞,哪还有人打这个?我这是做着挂家里辟邪的。”
佟知隽忙说:“还有人喜欢的,我看网上有很多卖油纸伞的店铺。”
王玉芳过来打开后门,请佟知隽进去,二人来到前院,坐在屋檐下的小桌旁。
“我知道,但是不一样的。”王玉芳一边给佟知隽倒茶,一边解释了缘由。
王玉芳是四川人,父亲是做油纸伞的手艺人,就也教过她,只是她学艺不精,传承不下去,不够养活自己,就去市里打工了。
当年李二牛到四川打工,俩人相识,结婚后有了李圆圆。孩子读书,他们俩打工,本来都挺好,只是李圆圆四岁的时候,李二牛失足落水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