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知隽一边听一边翻出吴伊可的资料。
吴伊可,二十五岁,曾经参加过两个歌唱节目,都因为黑幕被早早踢出局,此后就在做线上乐理教学的老师。
佟知隽对她初评级的节目印象深刻,她翻唱了一首韩语歌,明明是很甜的嗓音却很有力量感。
国内对日韩音乐翻唱管控相当严格,因此只有最后一段副歌她唱的是韩语,其他部分都是填的中文歌词,可是感情充沛的演唱恰到好处,听起来一点也不尴尬。
“OK注意一下这里,这句有点拗口啊,让我想想怎么记。”吴伊可在帮助大家记歌词,一时间所有人注意力高度集中,仿佛是在上课。
佟知隽觉得有意思,自己也拿了一份歌词,看能不能记住。
别人是线下教学,坐在演播室的佟知隽,就像是听网课。
“给你们说个土味情话啊,知道你和星星有什么区别吗?区别是星星在天上,你在我心里。”
吴伊可话音刚落,众人意味深长地“噫——”一声,还有人搓了搓胳膊,似乎在摸鸡皮疙瘩。
“所以知道了吧?‘梦想是天上的星星,也住进心里渺无踪影’这句很好记嘛,就想想那句土味情话!”吴伊可被她们的起哄搞得红了脸,忍不住用歌词挡住表情。
佟知隽早知道这句土味情话,一点儿也没有代入感,只靠几个相似的关键词不能让他记住歌词,反而满脑子都是土味情话。
土味情话好,土味情话妙,土味情话油到能炖一盘鸡心烧豆角。
上头,土味情话真的上头。
佟知隽不知不觉就拿出了手机摸鱼,点开段骁恩的微信对话框。
卷卷拒绝挖战壕:冬天的冰棍再凉,都不及你不理我时的我心凄凉。
第六十六章 发行许可
段骁恩没有立刻回复,佟知隽便关了微信。
练习生有五天时间练习主题曲,佟知隽则是有五天时间去处理《怎么忽然倒了霉》的事情。
拿不到发行许可证,这部剧如果压太久,且不说很多梗就过时了,没人get得到了,单是成本无法回收,就不是大家承受得起的。
阅微虽然投资不多,但在这样一部小成本的剧里,分成比例并不算低,只有见到钱了,佟知隽才敢说这次投资值得,至于剧的质量,单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有时候并不能衡量其价值。
佟知隽乘当晚的飞机去了北京,通过家里的人脉层层托关系,终于打听到,拿不到发行许可证,其实跟所谓“男女对立”无关,而是其中有几集涉及的民族题材。
某些题材,审核严不说,每年可以有多少集,卡得也很严格。
可是浅浅涉及到一点点民族题材的情节,删还删不了,会影响人物塑造,不删,也说不上要拖到什么时候。
佟知隽奇怪的是,这么长时间了,如果有问题,怎么一直没给剧组个信儿?
帮忙打听的那位朋友悄悄透露说,是《梳妆描眉见玉娥》的剧组有人托关系,影响了消息的传达,目的大概是为了跟《怎么忽然倒了霉》撞档。
佟知隽觉得迷惑极了,两部题材毫不相干的剧就算撞档了能有什么竞争?更何况,把《倒霉》逼到寒假档,真的不怕《倒霉》逆袭,倒压《梳妆》一头吗?
拖着别人给自己当竞争对手的剧组,他还是头一次见。
但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佟知隽回上海,立刻约了李修砚吃饭。
李修砚刚从《梳妆描眉见玉娥》剧组出来没多久,佟知隽想着哥哥的朋友总不至于坑自己,所以他信任李修砚,想从李修砚这里打听打听《梳妆》剧组的情况。
俩人都是上海人,佟知隽觉着外面的本帮菜不如家里张阿姨做得好吃,就约李修砚到家里来。
刚好佟知隽有些日子没回家,一到门口,管家赵叔就迎了过来。
穿过熟悉的前庭花园,佟知隽飞奔进屋里,闻到了厨房飘来的香气。
“黄焖栗子鸡!我闻到了!”佟知隽放下公文包溜进厨房,窜到张阿姨身后拍了下她的肩膀。
张阿姨在清洗虾仁,被吓了一跳,然后慈祥地笑着说:“小少爷回来啦?大概还要一小时,才能做好所有菜,李家少爷说几点到了没有呀?”
佟知隽见张阿姨被吓到,不好意思地放手。“修砚哥也快了,不急,我们先谈事情,饭菜不急。”
张阿姨点点头:“噢——小少爷工作辛不辛苦呀?夫人天天念叨,又不好总给您打电话,怕打扰到您。”
“还好还好,比之前在福建时候可轻松一百倍!那时候妈妈不也是念叨嘛?等我回来倒也没见我少块肉。”佟知隽笑嘻嘻地说道。
“诶,不是啊,您瘦了十几斤,夫人心疼得寝食难安,我几乎天天都能看到夫人偷着哭。”虾仁洗好了,张阿姨用厨房纸吸干虾仁表面的水分,开始上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