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她却不知道,自己的厄运要开始了。
翌日。
杜挽春一大起来又跟着周大娘上了山。
这次她们在山上采了不少薄荷叶,等回到家中的时候已经是午时。
她们刚回到家,便看到了李家来的小厮。
“谁在哪里?!”杜挽春走上前朝他唤道。
小厮弯腰行礼道:“请问是杜挽春杜姑娘吗?”
杜挽春点头,“我是,你是?”
小厮回道:“小的是李府的小厮,我们大少奶奶派我们来传话,想请你去一趟李府。”
“去李府?”杜挽春心中疑惑着,她和刘兰芝素来就不和,她请自己去李府干什么?
小厮回道:“大少奶奶说念及二人姐妹之情,想请杜姑娘来府聚聚。”
杜挽春这回想都没想直接拒绝道:“你跟你家大少奶奶回话,我们之间没有什么姐妹之情,不需要相聚。”
小厮愣了一下,有些难为情道:“大少奶奶说一定要让小的请您过去。”
杜挽春直接越过他走进屋,正色道:“她今天就算是亲自来,我也不回去,你走吧!”
“杜......”小厮还想说什么,周大娘打断他的话道:“让你走就走,再说两句,我就要开始赶人了。”
小厮听罢,连忙低下头,“是,婶子。”
说完,一脸无奈地转身离开。
杜挽春跟着周大娘一同走进屋。
周大娘连忙将门关上,说道:“挽春,你小心一些,你这个继妹不对劲,上次见她还一副恨你恨的牙痒痒的模样,现在突然来找你说姐妹情,一定是非奸即盗。”
第57章 准备建房子
杜挽春点了点头,“嗯,娘,你别担心,我不会那么容易被她骗。”
“那就好。”周大娘说着,将手里的薄荷叶放在桌上,抬头看了一下自家的土坯房子,说道:“我们什么时候把这房子修一下吧。”
杜挽春笑道:“娘,不如拆了重新建。”
“重新建?”周大娘有些诧异,“我们现在有这么多银子吗?”
杜挽春在心里算了算,“有的,就建一座小的青砖瓦房。”
周大娘起身朝隔壁的陈家看了看,“行,就听你的,这土胚房子平日里一刮风下雨就四处漏风,是该重新建了。”
隔壁陈家的就是青砖瓦房,这在农家来说算是不错的宅子。
当初周大娘刚来长留村的时候,还在那屋子里住过一天,确实要比土坯房子舒服多了。
杜挽春笑着起身道:“那我等下就去问一下村里的泥瓦匠。”
她话音刚落,门外有人笑道:“谁要找泥瓦匠呢?”
杜挽春闻声朝外看去,是王婶子,她笑道:“婶婶,我和娘打算建宅子。”
王婶子提着几个大红薯走了进来,“好事啊,我正巧认识了一个泥瓦匠,你们想建房子,我帮你去找他。”
“是哪家?”周大娘给她倒了一杯水问。
王婶子喝了一口水,回道:“就是成安县里的何大哥,我刚来村子的时候,是他给我们家建的宅子,为人老实本分,做事细致。”
周大娘欣喜道:“那真是太好了。”
王婶子笑道:“等会儿我让我们家老爷子去找他,让他来你家一趟,替你看看。”
周大娘感激不已,“王大姐,真是太谢谢你了。”
王婶子眉眼一弯,摆了摆手道:“不用跟我客气。”
说完,她长叹一口气道:“哎,说起来还真是羡慕你们家,儿子儿媳都孝顺,不像我们家,只有我和我家老爷子。”
周大娘压低声音道:“你家那儿子还没有消息?”
王婶子摇摇头,“没有,罢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就当没生过这个儿子。”
杜挽春在一旁安慰她道:“婶婶,别这么想,说不定他也在找你。”
村里人都说王婶子家两孤老没有子嗣,后来杜挽春听周大娘说,其实他们有个儿子,只不过早些年那儿子去了京城谋生,就再也没有回来。
两老口子卖了自家的老房子,一路跋山涉水去了京城,可是没有寻到自己的儿子,两人无奈之下决定回乡,谁知道前几年家里发了大水,他们只能在这里落脚。
周大娘可怜他们,他们也可怜周大娘,所以这几年都互相帮助着。
王婶子跟她们唠了几句之后,离开了周家。
杜挽春看着她的背影,若有所思。
那边李府,小厮回到了府里,将杜挽春的话原原本本都告诉了刘兰芝。
刘兰芝听后气得把桌上的茶盏都摔了,“好啊,她现在是骨头硬了!”
一旁的李大公子有些不耐烦道:“你不是说你有办法把她叫到我们府上来吗?”
刘兰芝连忙安抚他道:“不急,我还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