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瑶芳一把将银子握着,皱着眉头朝他问道:“你把这压箱底的银子给我,那你自己呢?”
陶家老二抱着自己的行李,缓缓道:“我准备去京城。”
“去京城?”陶瑶芳诧异问道。
陶家老二眼神坚定回道:“没错,我打算去京城,这个家我不想再待下去。”
陶瑶芳将手中的银子放在一旁,疑惑道:“为何突然想到要走,是不是家中出了什么事?”
陶家老二将最近家中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姐,这些都是我爹娘自找的。”
陶瑶芳长叹一口气,“这样看来,的确还不如离开这里去京城。”
陶婶子害了她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现在也就只剩下老二这个正常人了,陶瑶芳也不想他再被牵连。
她随即将银子又还给他,“你一个人去京城需要盘缠,这些你留着。”
陶家老二将银子推回给她,“姐,你放心,我手里还有银子,这些你拿着,我们家虽然穷,但嫁妆还是有的,十两银子不多,日后你买个发簪戴着头上也好看。”
陶瑶芳的眼睛渐渐通红,眼泪情不自禁地往下掉。
陶家老二见着她不肯收,又道:“就当我留给你的念想。”
第412章 七皇子来做客
陶瑶芳微微抬头,点了点头,“嗯。”
陶家老二伸手替她擦了擦眼泪,“别哭了,再哭眼睛又要肿了。”
陶瑶芳吸了吸鼻子笑道:“没错,不哭了。”
陶家老二还不忘叮嘱道:“姐,日后若是周泉待你不好,你一定要告诉我。”
陶瑶芳笑道:“你放心,周家人都对我很好。”
陶家老二看着她的笑容,也放心下来,“嗯,等我在京城落脚后,一定会再回来看你。”
陶瑶芳点了点头,“二弟一个人在外面一定要小心行事。”
陶家老二笑着应道:“嗯,姐也放心,我都知道。”
姐弟俩说了一会儿话之后,陶家老二便离开了铺子,坐上城门口的马车离开了这里。
陶家内,等着陶婶子想要将二儿子送去员外家当苦力赚银子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二儿子不见了。
一个家走的走散的散,陶婶子的日子越来越倒霉。
而周家喜事越来越近, 周大娘为了周泉的婚事,特地给他买了一间靠着周家的小宅子,宅子虽然不大,但是和周家毗邻,平日里来来往往也方便。
这些时日,周大娘一直带着家中三个孩子在周泉的新宅里忙着装饰。
小绵绵手里拿着小小的喜字站门旁,在门柱上一个个贴着。
她身量不高,喜字贴得并不好。
但是周泉和周大娘都喜欢,所以就让她继续贴着。
懿儿和裕儿坐在一旁剪着红绸。
小娃娃们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干起活来有模有样。
但小娃娃还是小娃娃,不一会儿小绵绵将红色的喜字贴到了自己的头顶上。
周大娘和南风凌在一旁看着笑哈哈。
屋里头周枫和韩雁儿也在忙活,听到笑声纷纷出来看。
见着小绵绵的模样,也笑了出来。
小绵绵见着他们笑,连忙将头顶的喜字拿下来,不过把头发弄乱了。
杜挽春正巧进门,瞧见后缓缓走来,轻柔地替她梳头发再次梳上发髻。
周大娘起身走来说道:“现在小绵绵是越来越能干了,瞧着满屋子里的喜字都是她贴的。”
杜挽春抬头朝四周看去,发现这喜字当真贴得还不错。
她笑着摸了摸小绵绵的头。
这时,周府里的小厮过来传话,“夫人,府中来客人了。”
杜挽春抬眸问道:“客人?什么客人?”
小厮想了想回道:“说是从京城来的。”
周大娘走来道:“京城来的客人会是谁?”
杜挽春抱起小绵绵,说道:“娘,你们先待在这里,我过去瞧瞧。”
周大娘点头道:“好,挽春,你小心一些,有什么事来唤我们。”
杜挽春转身离开了周泉的宅子,去了隔壁的周府。
她一进府门就瞧见了穿着一身素衣的七皇子。
七皇子侧头看到杜挽春满脸笑容地走了过来,“嫂嫂。”
杜挽春瞧见他颇为意外,朝他问道:“七殿下你怎么来了?”
七皇子笑道:“我前些日子娶了妃,所以跟着娘子一道来她娘家瞧瞧,所以顺便来这里看你和孩子们。”
说着,从怀里拿出早就给小绵绵准备好的小木偶递给了她。
小绵绵拿在手中高兴不已,笑道:“多谢,小叔。”
七皇子听到她唤自己小叔,心里头十分高兴。
杜挽春朝他问道:“你娶的王妃是成安县人?”
七皇子摇摇头道:“不,是青州府人,姓段,前些日子他们搬到了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