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确实有本事,但是既然是人嘛,就不可能没有弱点。木家那么多族人在山下生活,她总有所求,咱们投其所好试试?”
田政刚才特意提到的那个林长年,听说也是个有本事的人,也是木家到现在为止唯一的一个大学生,木家对这位肯定期待颇大吧。
江面上起风了,一层层地扩散出去,好像没有哪一片水面上能有片刻宁静。
“哟,郑爷爷,将爷爷,你们俩在这儿呢。”田政笑着过去打招呼:“您二位好呀!”
“好小子,今天你的风头出大了,快过来坐坐,跟你郑爷爷好好说说。”
“您等我喝口水缓一缓,说太多话了,口渴。”
“哈哈哈,你小子还是这么调皮。”
田政眨了眨眼:“我从小就是这样嘛,这叫初心不改。”
好一个初心不改!
第43章
林长年今年几乎一直在丰山县, 全年只回了两趟家,等到过年的时候,年底汇报后局里给他特批了十天假期。
自从毕业后开始上班, 林长年还没有在老家待过这么长时间, 听说自己今年能休息这么长时间, 林长年特别高兴。
“多谢局长您特批, 您放心, 明年我肯定好好工作,争取把丰山县的工作继续落实下去, 让丰山县的教育越来越好。”
谢局长疲倦的脸上难得有点笑容:“你在丰山县做得不错, 私心里我是不愿意叫别人摘了你的桃子。原本我计划你能在丰山县待两年,至少带出一届的学生, 让领导们切实看到你的工作成果。”
“现在难道计划有变?”
谢局长摇了摇头:“我还撑得住, 一年的时间还是能帮你争取到, 明年是第二年了,你可别给我掉链子。”
“谢局, 您是不是……”
谢局长微微摇了摇头:“我的事情你别管,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谢局长不愿意多说, 林长年也就没有追问。从谢局长办公室出去后, 林长年就先回家了。
媳妇儿还没有下班,儿子跟木三姨回老家了,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他先是把家里打扫了一遍,背回来的脏衣服都洗了晾起来,又去肉铺买了只鸡炖上, 砂锅炖了两三个小时, 快到下班的时间了,他往灶台里加了最后一把火, 锁上门出去了。
林长年提着一瓶酒去一个朋友家,说是朋友,也是教育局的同事,半个小时后他从朋友家出来,深深叹了口气。
“我一回来看到院子里晾着这么多衣服就知道你回来了,你刚才出去了?”
“嗯,去了老孟家里一趟。”
张静看他表情不对:“发生什么事情了?”
“谢局长,上周被举报了。”
张静知道这事儿,虽然他们家从教育局的家属院搬出来了,但是跟家属院距离也不远,上下班或者买菜啥的经常碰到家属院的人,闲聊几句家常,她多多少少会知道教育局里的新鲜事。
“你也别太操心,听他们说专门来人调查过谢局长,什么都没查出来,那封举报信是诬告,谢局长很安全。”
“现在是安全了,那以后呢?”
纵观谢局长的履历,能力出众、学历好,升迁也是一步一步升上来的,脚踏实地,叫人抓不到任何错处。
他唯一的漏洞就是出身太好了,家里老一辈能护着他的人都没了,人走茶凉,那些老关系会不会护着他很难说。
以前大家都羡慕谢局长家是书香门第,祖上往上数,好几辈都出过当官的,到谢局长爸爸那一辈不太行,但是家底还在,战争岁月里谢局长一家依然过得不错,还能送谢局长去上海读书。
再看如今呢,形势逆转了。
张静蒸的饭熟了,昏黄的灯光下,桌上摆着冒热气的砂锅,金黄的鸡汤冒着香气,夫妻俩坐着吃饭,却不开口说话。
等吃完饭,张静才说:“我看过完年就不把小山带回来了吧。叫小山在老家住着,过两年看看情况再说要不要把小山接回来,你看怎么样?”
“你想让小山在族学读书?”
“嗯。”
张静的工作是做新闻播报,她能明显地感觉到县里的情况越来越紧张,学校里也受影响,她不想把儿子送到市里学校读书。
“听你的,反正小山还小,就在族学里慢慢学着吧。”姑妈对族里孩子的教育问题很重视,他从小在族学读书,对族学的教育水平还是很信任。
林长年提起休假的事:“今年一直忙丰山县的事情没怎么休假,单位给我补了十天假,你那边什么时候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