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就是,完全没有买房的概念。
乍然听到陈梦瑶说要买房,两人震惊得不行。
等知道陈梦瑶出版一本书竟然能赚来那么多钱后,更是刷新了他们的观念。
他们知道她写稿能赚钱,但是想不到能赚这么多啊。
姜娟震惊兴奋过后,第一反应就是有没有耽误陈梦瑶学习。
在这个阶段,根深蒂固的观念中,念书是最重要的。
她万分担心陈梦瑶因为写稿子能赚钱,就对学业放松。
毕竟,写稿子再能赚钱,可都是不稳定的,哪里比认真学习这条路更稳妥?
总之,比起这个,她更希望现阶段陈梦瑶把重心放在学习上,而不是写作上面。
也不太同意陈梦瑶买房,想要让她把钱给她存着,等到以后她大学用。
然而,陈梦瑶却很坚持要买房。
说实话,每次从市里转车回家里,是真的很麻烦很痛苦,根本没有直达的车,她得先坐两小时的火车回到县里,再从县里做客车颠簸着回去,来回一趟都感觉差不多要一天的功夫。
如果家里在县城有房子,那就方便很多。
更何况,县里的医疗教育交通都比老家好太多了,能在县城买房不好吗?
反正,最后在陈梦瑶的坚持和说服下,姜娟还是动摇了,同意了陈梦瑶要买房的决定。
不过有一点,就是买了房也不能往外说,最起码得等到陈梦瑶上大学。
这样免得别人以为他们家的钱是从哪个不正当的地方得来的,以及亲戚来借钱。
陈梦瑶写书一事,直到现在家里都瞒得很好,不让外声张。
这倒是没什么,不声张便不声张呗。
因为想着是给一家人住的,还把大弟和妹妹也叫上一起去看房。
最小的弟弟还是个刚上学的小屁孩,在家里交给叔伯看着呢,没有一起带来。
于是一家五口在房产中介的带领下,跑了两天后,就把房子买下来了。
一方面是这时候县城的楼盘不算多,另一方面是建好了能立刻入住的房子少。
所以看房子是很快的。
等到爸妈拿到房子钥匙的时候,都有一种不真实感。
脸上的喜悦和激动,也掩盖不住。
一家五口为了庆祝,还去县里的饭店吃了一顿。
房子的事情搞定,编辑那里也总算可以把满仓库的书信礼物特产什么的寄过来给她了。
因为她爸妈决定暂时不入住,能放她的东西,就都给寄到新房子的地址,到货后让她弟弟妹妹过来帮忙整理,然后留一部分他们想吃的经放的,其他的都可以带回家去。
都是天南地北的东西,这时候网购没那么发达,很多都是很陌生的,她妈收到之后还给外婆他们这些亲朋好友分了。
同时还叫陈梦瑶以后不能收这些,也得回礼。
陈梦瑶确实是不想收的,被送礼物是很高兴的事,同时也会觉得让人家破费了。
但除了一些贵重的,能退回去的,吃的东西是真的不太好退,水果类的更是不经放,不浪费都直接吃了,说退回去也不现实。
所以陈梦瑶是叫她弟弟妹妹帮忙把地址和东西抄录下来,准备统一寄一点小礼物回去,同时要写上贺卡,也是一件不小的工程呀。
之后她直接在杂志上明确声明,日后真的不要再寄礼物,不会签收的。
只接受读者来信。
而读者来信……最后陈梦瑶也没有一一看完,实在是太多了,看不过来,杂志社那边还在持续收读者来信,她怎么可能看得完呢。
除此之外,这本书的大爆让她接到了不少约稿,有杂志社的,也有出版社的,给的条件都很好。
甚至还有采访邀约,旅游局的邀约。
有一种进入到事业爆发期的感觉。
但没办法,她还是个学生,如她妈所说,这阶段她还是想专心搞学习,并不想露面,签售会电视台采访,都给推了。旅游局也不想去,去了自己学生身份就瞒不住了。
所以最后留下来的工作并不多,接受了两家线上采访,给图书签名,写明信片什么的作为特殊礼物,抽空写写稿子,和纪争渡聊天,跟夏令营同学出去玩。
总之,一个假期就在各种忙忙碌碌中度过。
但《途径你的山川湖海》这本书的热度与影响力并没有随着假期结束而消散后,新学期开学后,班上不少同学都在课余时间讨论这本书,连她的语文老师都推荐可以将这本书作为课外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