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穷,她竟然还偷跑去网吧上网?!还把家里给她买课外书的钱拿去买对学习毫无作用,被老师明令禁止的“毒药”—言情小说看?
淦,她也太没有进取心了吧?!
不行,她不能这样下去,她得要努力才行!
穷人家的孩子不读书不努力,还有什么未来可期?
第122章 年代新征程002
陈梦瑶高烧一场, 反而觉得自己脑子灵光许多。
清晰地意识到,如果自己还像之前那样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那即便是她妈铁了心要供她念书, 估计也供不远,迟早得辍学外出进厂打工的。
因为她们家穷, 算计着花钱, 才勉强能负担起家里四个小孩上公立学校的费用。而若是成绩不上去, 九年义务教育结束,想去县城上好一点的高中,就必须砸钱才能进得去, 一分就是大几千甚至上万块,完全不是他们这样家庭负担得起的。
若是将就在这个镇小学上高中,那想要考上大学—--这里不是指“野鸡大学”,而是正经的学校,哪怕是三本, 那希望也比较渺茫。
陈梦瑶记得,去年她这所学校高中部, 就文科班一个人考上了省城的一个二本院校。
这不是说当前社会高考很难, 跳开她这个小镇,看县城中学每年的本科率就知道高考绝对不是以前那么难,毕竟距离七十年代恢复高考到现在已经过了差不多三十年, 高校早就扩招又扩招,大学生不说遍地都是, 但也没那么珍贵了。
镇上高中这样的成绩, 纯粹要怪学校垃圾。
不是陈梦瑶看不起镇高中, 而是实情如此。
事实上,镇高中在当地存在感都非常弱。
不像是初中, 还处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对这方面把控地特别紧,即便是他们这样被判定为“贫困”的山卡拉地区,每年小学毕业就辍学去打工的人数也屈指可数,近年来更是几乎没有,而附近十来二十个村子最近的公立中学也就只有镇中学,除了极少数成绩很好考上了县城中学的,或者是少数有钱能交得起“借读费”,甚至直接到县城较好私立学校上学的,剩下所有孩子基本都是在镇中学上初中。
镇中学初一年级每年都有十来个班级,今年陈梦瑶所在的初一就有十三个班,每个班都有大概五六十人,这么多人里面,不完全都是来混日子,早早就有念完义务教育就去打工想法的,也有想要认真学习一下,以期待能参加县城私立学校招生考试或者中考,从而到县城上学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还不算特别少,端看学校设立了两个尖子班,两个“副”尖子班就知道了。
当然即便没有设立尖子班,就冲附近只有这一个中学,全镇和附近村子的适龄小孩都在这,那就不可能不引起关注,存在感不可能不强。
可高中部就不一样了。
高中部已经脱离了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强制要求上学,很多人就会在中考结束后辍学打工,或者去县城上了高中。
留下来继续上高中了,除了极少数中考没发挥好(或者自认为没发挥好),还想搏一搏,继续学习,争取三年后有机会能考个大学的,以及一部分不想去打工,又没想好以后干什么,先继续上学混一混,慢慢琢磨是要工作还是继续学习,剩下的……可以说基本没有剩下了。
端看高中的班级数量就知道了。
一个年级两个班,一个文科班,一个理科班。
每个班人数在二三十左右浮动,有时候高三两个班加起来人数都没有初中一个班人数多。
这已经非常能说明问题了。
更别说学校公布出来的每年升学率,就知道在这里上高中,那基本可以说是没啥大学指望。
所以,摆在陈梦瑶面前其实只有两条路,一条路就是继续这样摆烂,三年后跟身边大部人一样辍学去打工。而这是陈梦瑶绝对不想走的路。
故而,其实她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捡起课本,认真刻苦学习,争取上个好中学!
只是,这样的斗志激昂的情绪很快遭遇滑铁卢。
开学两个来月,课本竟是全新的?
不,事情比这还糟糕。
她的斜挎帆布书包里,打开以后里面找不到一本课本,甚至是一个学习本子,里面全是包裹了课本封皮做伪装的言情小说和恋爱杂志!!!
还是什么恶魔少爷,校园X4,吸血鬼王子这种狗血又幼稚的!
等下----她为什么会觉得狗血和幼稚?记忆里这不是她最喜欢看,也是目前最流行的吗?学校附近的文具店和书店摆满了这种小说和杂志,班级里女生们也看得津津有味还私下交换,甚至她还看见男生在书店里翻开这些小说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