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峻冷了冷脸,连忙回顾了一下四周,并没有发现任何其余的人,孟峻这才缓了缓脸色。
“倒是这韩映......”钟彰大口喝了一口烈酒,咂了咂嘴,“我倒是没想到她居然真喜欢女子?莫非之前她说得是真的?”
“不一定,也许只是为了阻止陛下的催婚指婚。”孟峻细细想了想。
“算啦,她娶个女子回去,这不得叫天下人笑死!刚好杀杀她的势气!”钟彰仰头将杯子里的烈酒一饮而尽。
说起韩映,两人都不约而同的想起那个让他们窒息的画面:韩映冷着脸全身上下散发出寒气,眼睛里带着满满不容置疑的威严,俯视着举着剑对着他们。
“给我滚。”韩映稳稳地举着剑指着他们,声音很平静,甚至是毫无波澜,但是威严十足,让人忍不住浑身打颤。
周围人群传来满满不可置信的声音,像是一群利剑,不停地将他们的尊严与威严一刀一刀覆灭。
想起这一幕,钟彰止不住的怒火中烧,他捏紧了酒杯,突然使劲将酒杯甩在了地上,破口大骂:“滚吧滚吧!全给我滚!”
孟峻的脸也黑了下来,他默默地将地上的酒杯捡了起来,不动声色地放回了桌子上,朝着钟彰行了个礼,转身走了。
背后传来钟彰一连串的怒吼。
“陛下。”李暮躬身朝着余王行礼。
余王连忙让李暮起身:“李高仙,快请起。”
李暮抬头看向余王:“陛下今日身体可好?”
余王单手揉着自己的太阳穴:“较之前好多了,只是最近有些失眠。”
李暮按照余王的要求,坐在了余王的对面。
余王面前的桌子的棋盘上摆着错落着的黑白两色棋子。
“陛下最近可有心事?”
李暮看着余王手尖不断揉搓着一颗黑子,却是迟迟不落。
余王叹了口气,最终还是缓慢地落在了白子之中:“本王只是很担心阿识和阿映的关系。”
李暮捏了捏自己的白胡子:“陛下是担心将五公主指婚于韩将军会让太子殿下心生憎恨?”
余王点了点头:“阿识倒是不敢憎恨我,只怕是会将不满洒在阿映身上。”
李暮笑了笑:“太子殿下与韩将军关系一直便如此,两人不是一路人,不如顺其自然。陛下何必要为之担心,伤及圣体?”
余王长长叹了口气:“阿识未来成为国王,必然要用到阿映。阿映虽是女子,剑术以及练兵之术都无人能及。两人如此不合,我心下实在是担心。”
“先前我本想着让他们二者成婚,说不定能够消磨他们之间的仇恨......只是,阿映并不喜男子。”
说罢,余王可惜地叹了口气。
要不是韩映突然向外界宣告自己不喜男子,余王指定要让他俩成婚。
说不好听的,就是用婚姻来束缚韩映罢了。
李暮捏着胡子:“阿映这丫头本不是一个无主见的人,若是陛下真如此所做,恐怕是不能如愿。”
余王摇着头:“罢了罢了。”
余王能够确定韩映一心忠于他,但是余王不能保证韩映能够一心忠于余识。
这让余国的未来深藏危机。
其实最让余王担心的还是余识。
余王又伸手执起一颗白子,握在手心把玩着,又是一阵叹气:“我很担心阿识,他的野心太大了,实在是叫我都心惊。”
李暮看着面前这一盘棋局,听到余王的话,微微点头:“太子殿下的野心确实是太大,但是也未必不好。”
余王看着棋局愣了半天,才低低地叹着气:“希望如此吧。”
“陛下最近可是心劳过度,臣为您配上几副安神的仙丸。”李暮站起身,朝着余王作揖。
余王点了点头,让李暮退下了。
李暮刚退下,一位戴着高高官帽的官人走进来,躬身向余王作揖。
旁边的下人将桌上的棋盘收下去了,端上来一只用玉瓷制作的茶盏。
余王端起茶盏,微微扶手让高烨起身了:“有何事?”
“陛下,不久便是灯花节了,今年灯花节的民间中心地点您欲要定在何处?”
余王这才想起来,不过几日便是余国一年一度的灯花节,这几日他因为各种事情忙碌着,实在是淡忘了。
这灯花节是余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日的夜晚,家家户户都要出门赏灯花。
民间会举行很多活动,民众会自主地举行灯花游街活动,热闹非凡。
传闻,谁若是抢到灯花游街长队中最高处的灯花,那人在这年便会是风风顺顺,受到灯花神的保佑。
因此,余国民众格外重视这个节日。
每一年,在灯花节的前几日,都会由余王公告今年灯花节的民间中心地点,这一年的灯花节重点节目都会在此地点热烈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