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也在准备出兵。田乐阳带的小参谋们正在紧张地做战前准备, 汇集地理人文种种情报,而田乐阳百忙之中, 还在给其他人在线上课。
“……其实巨鹿, 这个时候巨还写成钜, 意思没变, 但鹿不是林子里跑的鹿, 它是麓的意思。《尚书》里就有这个地方,‘尧试舜百揆纳于大麓’, 尧就是在这里传位给舜的。”
弹幕七嘴八舌。
“又是古人的错别字。”
“我还以为是什么名人在这看见特别大的鹿跑过去所以得名咧。”
“我也是,我以为是什么王侯在这里猎到一头巨~~~大的鹿,所以起名巨鹿。”
技术人员中很有些小年轻,虽然知道自己的工作很重要,但一打开熟悉的直播间,还是严肃不起来。
田乐阳是军人,为了巨鹿之战才补的古文资料,不然他也不知道。所以他看着这些发言还挺有同感的,忍不住笑了一下才接着说明。
“麓的意思是山脚的森林。现在的钜鹿跟我们那时候不一样,是有大型森林存在的,不但如此,你们最近看我的工作视频回放,应该还会注意到一个词:钜鹿泽。没错,跟现在的辽东泽一样,这儿还有个超大的沼泽,众水汇集,水面数百里。森林加大泽,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大型兵团在这里要怎么展开了。快三十万人的大型军团!”
这个时候是天气比较温暖湿润的时代,东北有出名的大沼泽,华北水系不少,水量充沛,也充斥着沼泽。钜鹿这个地方同样,存在着现代人想象不到的森林与大泽。
在看直播的江涵这才恍然大悟。他还以为历史上章邯是特意围而不打,吸引联军来救呢。敢情是真的打不下来,而不是围点打援。
虽然历史上他号称有四十万大军,但除了围困之外,好像也没什么其他办法,这地方不利于展开阵型,四十万人就算全是战兵,用来围城也比直接攻打容易。
还有历史上陈馀被逼不过派出五千人试水,江涵也吐槽过派这么点人攻击四十万大军是整活呢,觉得张耳过于小心眼不讲道理了,你自己打不过逃出邯郸,怎么叫陈馀拿五万人打章邯四十万人去找死呢?当时情急,事后也该冷静下来晓得不应该迁怒吧。
现在倒是觉得这种地形里要是不愣乎乎地往大军上撞,也不是不可以整个活。可惜率队的陈泽不是彭越这种在大泽里打游击的行家,也不是韩信这种兵仙,没整出活来,全军覆没了。
陈馀同样,他可没把握把五万人化整为零,在森林大泽上打游击战啊。
整活不易,陈馀叹气。
这个年代攻城战不易打,章邯围魏王咎的时候也围了五个月,直到城里坚持不下去主动投降才算成功。围而攻之待城内乏粮自绝是常态。除非城内自己没谱,主动跑出来野战对决,不然围上几个月是常见的事。别看项羽在巨鹿之战大出风头,他跟刘邦一起在魏地作战的时候,动不动就是这个城没打下来,那个城攻不进去退兵。
哦对了,现在章邯没有四十万人了,定陶败北,他收拢残军,退回后又再度征召,手头大约有不足十万人,加上王离带来的军队,现在号称是三十万大军。
赵国如今也没有多少“诸侯”可以求救了。陈馀收拢了五万人在外一筹莫展,张耳的儿子张敖在历史上是北收代兵万余人在旁。现在代郡早被韩信给收了,张敖只能去了陈馀军中。不像被困的张耳情急迁怒,张敖自己就在军中,当然知道陈馀不是不救,是没办法救,两人商议之后,张敖亲自去向齐楚求援,为父亲向诸侯泣血呼告。
如今项梁未死,楚王虽然有心摆脱傀儡的地位,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曾有所动作,一应事务仍由项梁一言而决,自然没有什么入关中者为王的许诺。所以楚营上下还算心齐,并没有人受到楚王的诱惑与项氏争功。
项梁安抚部众,也商议出了结果。
赵要救,不过也要趁着这个机会,西进关中,一举灭秦!
具体来说,应当派出使者与齐国约定,共同出兵救赵。救不得不要紧,只要能牵制章邯王离,项梁便自提一军,前去攻秦。
兹事体大,双方约定地点,项梁亲自前去与韩信见了一面,他原想与韩信共同入关,让齐国出一偏师与侄儿项羽共同牵制章邯。但韩信对攻打关中还真没什么兴趣,他知道只要章邯一败,关中秦国就没了抵抗之力,他跟项梁同行有什么意思,都没什么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