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牛耕仍然是很好的补充, 拉不动重犁的劣马也能拉货, 总有地方能卖出去。
薛开本来就不是真的为了做生意来的,自然无所不应。但他并没有亲自操持,将事情交给自己信任得用的族中子弟去做,自己则带着护卫,在燕地游历了起来。
先是看到了牧民们剪了绵羊毛, 洗毛纺线, 织成扎人却暖和的毛衣。薛开对此很有想法, 他对毛衣不感兴趣,但他在当地逗留的时候, 听一个讲一口燕国话的匈奴女医者——还是个年纪很小的女医者说, 齐王和东海君的工匠正在琢磨用羊毛织成华美的毛毯。
薛开并不知道韩武正满脑子想着让人人都能穿合裆裤, 再改变跪坐的传统, 想着不仅在齐国坐椅子, 出去也能坐椅子,至不济凳子也行。所以在他想来, 齐王门下能把千多年煮海为盐的古老工艺给变成晒海为盐,把盐价打落得极贱;又能用泥沙烧出那些极精美的珍宝,那东海君特意关注的羊毛纺织,必然也是门大生意。以后富贵之家的坐席都换成这种羊毛织成的席子,那也是笔大生意啊。
他立刻携厚礼去见此地主事的曾景,愿意出资助齐王建牧场。
曾景对他如此乖觉也不诧异,在他之前刀间和管亢就做过同样的请求。这些大商可能一时迟钝,但一觉悟过来,没几个眼光差的。本来他们只在齐地用这种方式从豪族手中挤出人口和土地,燕国本来就地广人稀,王室宗族又被秦始皇杀得找不到人,所以并没有采用这样的方式。
没想到薛开竟然从齐亲自来到燕,还发现了商机。曾景想了想,洗羊毛的技术掌握在手,牧羊的事本来他们也没打算都握在手上,既然有人想做,那就做呗。
薛开得了许可,立刻调集得力的族人筹划起来。他自己呢,当然继续与曾景交陪,三天两头便携礼请见,曾景事忙不见也不露愠色,留礼而去。
曾景对他倒是真没意见,开会时提了提,众人觉得这样有眼色的商贾也是人材,既然来了,就让他做个经销商好了。以后钢铁产量增加,能卖的东西多着呢。
曾景便引他去看他们那时建成的第一座糖坊,专家组带着挑出来的聪明少年手把手地教技术、教管理、教运营,然后让他们去各地把小糖坊开起来。薛开不知道那么多,曾景实在没空亲自带他去,只写了条子盖了章,叫人带他去瞧瞧。
薛开就以为自己要去看做榨糖的糖坊,心想难道霜糖的生意也愿意让我入一手?
糖坊的淀粉来源主要是土豆和红薯,红薯从民间就能收到,土豆则是去年在官田种下的一批。这间塘坊建立的目的是让未来的塘坊主事们对制糖的整个过程都能上手,所以让这些少年们带着工人,轮流在不同车间里做工,一轮一轮地熟悉流程。
薛开来的时候,糖都已经做了六轮了,一开始只做一缸,废了两次,成功之后才增加到二十缸,失败当然也是有的,不过让薛开来看时,已经基本上能成功了。
本来嘛,这事的难处就在于温度和温度的调控,但有专家组在,又有专家组背后那个时空更多的专家在,也就是在那个时空多做几次模拟,然后照搬过来的事儿。
薛开一头雾水的进去,没看见想象中一箩一箩的霜糖。
“姜先生,糖做得多了,怕是卖不出去啊。”毕竟不能当饭吃,穷人也吃不起啊。
“不急,总能卖出去的。”姜专家以为他说的是霜糖,笑咪咪地带他一个车间一个车间的走过去。
“我们这里不做淀粉,所以没有淀粉加工车间,是各地把土豆红薯打成粉再送过来。也给当地增加就业嘛,开个淀粉厂也不错。其实米麦都能做,但那是粮食,做成淀粉太可惜了。精制玉米的出粉更多,但它比土豆红薯容易保存,也更合适做储粮,所以我们还是决定以这两样为主。”
姜专家话很多,但有点自说自话,说着说着就忘了照顾身边的人了。薛开听不懂,仍是努力记下来,回去慢慢琢磨。
“这是糖化车间,缸里放的都是淀粉,别的工艺都简单,就这糖化,嘿嘿,不传之秘。放的东西是我在实验室培育出来的,这个不能给你看。对了,通知你今天来,就是正好到时间,可以开缸了。”
说到工作,姜专家就把薛开暂时给忘了,叫过这一轮负责糖化车间的两个少年,开缸让他们观察糖化反应,判断是不是可以运去做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