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后来到了韦恩庄园也是一样,每天晚上都会有噩梦让彼得焦虑而烦躁。只不过白天的他尽量控制,他不希望这样糟糕的情绪影响到周围人。
但还是有些影响,彼得意识到自己对犯罪分子的惩罚比之前要更凶狠一些。以前他只不过把那些罪犯倒挂在NYPD门口的路灯上而已——就像这里的乐高蝙蝠侠所做的那样,但后来现在已经习惯于先把人揍一顿再说。
现实世界的正义大厅和蝙蝠洞都有针对太空的实时监测。
一旦听到有宇宙来客前往地球,彼得的第一反应已经变成了警惕。他现在完全可以理解托尼当初在纽约大战之后,为什么会突然患上PTSD——任谁经历了末日一样的场景,恐怕都很难再回到以往的情绪水平。
尤其是他们拯救世界失败之后。
彼得只记得他消失前,泰坦星的天空一片灰暗,陨石带清晰可见。周围的空气浑浊到不像话,他消失的时候眼前只有斯塔克先生绝望的脸。当时他恐怕有些语无伦次,一直在让斯塔克先生救他。
彼得叹了口气,他大概又给斯塔克先生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随后彼得又想起梅婶婶,他希望梅婶在失去他之后能够快些走出阴影,又或者斯塔克先生应该会帮他编好一个合适的理由,比如出远门实习之类的,让梅婶婶晚点发现他已经死掉的事实。
不过他连尸体都没有留下,梅婶婶恐怕不会相信他死掉这件事。这样也好,如果梅婶婶相信他没有死,那她应该也会好好活着等他回家,不至于失去希望。
彼得继续放空脑袋,看着远处的天空。
在哥谭那段时间,如果不是蝙蝠侠和夜翼看出来他的心理状况,然后不着痕迹地引导他,并允许他参与夜巡让他有点事可做,恐怕他早就崩溃了。
在蝙蝠洞忙碌的时候他确实就没再想起那些噩梦,蝙蝠侠偶尔会对他讲述自己年轻时候的经历,而彼得也确实从这些经历中汲取到些许力量。
不得不说,在哥谭做蝙蝠侠的帮手那段日子让他又成长了很多。蝙蝠侠有些方面和钢铁侠很像,他们两人都具有过强的责任感与正义感,都对整个世界怀着难以言表的热爱。不过这份热爱相当隐晦,他们偶尔会暴露出游戏人间的一面,然后把这种对整个世界的爱隐藏在沉默中。
彼得还记得他第一次见到钢铁侠的时候。那时候托尼·斯塔克才刚成为钢铁侠不久,而他只不过是一个崇拜钢铁侠并且会在科技博览会上兴奋地戴着钢铁侠面具的小孩。
鞭索差点毁了那次科技博览会,他也差点死在那里,结果是钢铁侠救了他。所以从那天开始,彼得就将钢铁侠当做自己最崇拜的人。
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成为英雄最关键的不是拥有超能力,而是除去那身战衣之后,他究竟是谁。这是彼得从钢铁侠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这让他明白超级英雄并不等价于强大的□□,强大的心灵和永不言败的意志力才是打败敌人的关键。
超能力可能会消失,战甲可能会被损坏,可强大的心灵却是任何人都无法夺走的。
后来,彼得在哥谭第一次见到蝙蝠侠。当时对方正在夜色中追赶反派,他看见蝙蝠侠用钩爪钩住反派的车,整个人在枪林弹雨中借着一块被人卸下来的车门挂在车后飞速滑行,到最后他一跃而起,黑漆漆的影子扑在车上,结果又差点被人掀翻。但他一直没放弃。
彼得感觉自己隐约在蝙蝠侠身上看见了同样的特质,这是第二个他见过的,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的人。
尤其是他又得知蝙蝠侠其实也是一个毫无超能力的普通人,这份敬佩就变得更深了。
但是之后要怎么办呢?
彼得其实一向是个既来之则安之的人,他喜欢保护身边的人,对任何平凡而普通的生活都怀有激情。就算陷再糟糕的境地,他都有一箩筐俏皮话要讲。
但这些糟糕的境地不包括不断穿梭在一些陌生的世界,这里没有他熟悉的人。没有朋友,没有家人。即使是他一直生活在里面的纽约都变得那么陌生。
好吧。彼得告诉自己,偶尔他也需要伤感一下。不然他明天要怎么做一个成熟而乐观的超级英雄?
就算是超级英雄,也要发泄情绪。
霍普心满意足地离开观景台上的天文望远镜。
“开心吗?霍普。”达米安问道。
两个孩子的身高都不太够,所以霍普现在正站在达米安肩膀上,两个乐高小孩在望远镜前叠叠乐。
“超级开心!”霍普兴奋地跳下来,“你还要看吗?达米安。现在轮到霍普扛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