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回到宿舍的时候,坐在沙发上, 开着的窗子和冷风吹走了一点醉意。
手机铃铃铃的响了起来,宋问声呼吸着风雪带来的冰霜冷意, 接起了电话。
“还记得我吗?”电话那头的人的语气带了一点似有似无的笑意。
这个声音是熟悉的,宋问声看了一下来电显示, 只有一个「陶」字, “陶记者, 好久不见。”
这个陶记者, 是他在发表四色定理之后, 第一次接受采访,并且对他寄予厚望的陶记者。
宋问声还记得他,在得到菲奖或者是自己发表了论文,被报道的时候,陶记者都会发来祝贺的信息。
有时候,宋问声也会浅浅的打两句招呼,陶记者可以说是宋问声社交圈子里为数不多的朋友了。
“哈哈,我现在已经不干记者了。祝贺你证明了哥猜。”
不干记者?宋问声发送了三个问好过去。
陶先生:“之前在收集一些资料的时候,看到了很多为了梦想而奔跑的人,我想,我还是喜欢搞研究,所以我决定用自己的钱入股一家生物医药公司。”
“这……风险有点大啊。”饶是宋问声也觉得他这冒的风险太大了,感觉他这是要把全部身家全部压上去。
陶先生哈哈大笑,“我上无父母,下无妻儿孩子,一人吃饱全家不愁,之前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想法,让我觉得有点难受,决定换一种生活方式。”
宋问声感慨,“我是没有你那么勇敢,还是在这里提前祝贺你事业有成吧,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直说。”
“谢谢了……”
挂断电话之后,宋问声忽然间感觉自己被风雪冻成了狗,瑟瑟发抖的关上了窗户。
本来应该庆祝,但是今晚的他似乎没有多少兴致,在一一回复这些人发送的祝贺短信之后,他从桌子上抽出了一张雪白的纸,列出了自己未来这段时间的计划表。
1•有机会一定要和梁校长去参观一下EAST。
2•尽快将材料研究所那边的问题解决了,并且抽空去一次。
3•三星一箭即将发射,他应了程总工的邀约去看火箭发射。
4•申请一个新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
5•小太阳的直播。
6•看一下研究员的进度。
7•要去穆教授那边看一下。
8.……
这么多繁杂的工作,要从自己将哥猜的论文整理一遍,正式投刊开始。
《数学新进展》等数学各大顶刊纷纷邀约,就连《nature》这些综合性期刊也前来邀约。
如果让李星雪他们看到,估计会羡慕得留下口水。
往常只有这些期刊挑他们的份,哪里有他们挑期刊的份呢?
但是在宋问声这里,这些都不算是奇怪。
在他的思考之后,他将论文投给了《science》,没有太多原因,纯粹就是因为他还没有投过这本期刊。
如果现在《柳叶刀》向他邀约哥猜的论文,说不定在宋问声突发的猎奇思想之下,会投过去。
只可惜《柳叶刀》是不刊登和医学不沾边的数学论文的。
次日,陶轩找上了门,问他对信息安全方面的课题感不感兴趣,他现在正在和谷歌公司合作,开发一个安全算法。
宋问声有些可惜,“只是可惜格林戈那这回没有来到华夏……我在和他一起做一个图像分割算法的课题,恐怕安全算法抽不出太多精力来。”
“理解。”陶轩双腿交叠,稍微打量了一下这个宿舍,简洁的屋子,没有太多的摆设,估计主人平时应该很忙碌。
“哥猜啊……没想到真的被你证明了,有时候我都怀疑你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宋问声抿唇一笑,“可能是因为从小看你的论文长大的?”
“闭嘴吧,你这样一说显得我很老,”陶轩脸上有了笑容,“我这次来其实也不单单是为了课题合作这件事情,还有人让我帮牵线,我可就那么一次,不论成不成功,下回不会有了。”
宋问声有些不解,“能说得动你,估计不简单。”
“MCI,他们想要得到关于孪生素数定理的授权,不过这个归属权当初我和张溢唐都签署了协定,归属了你,所以他们托我过来问问。”
MCI,宋问声知道,这是美国的通信公司。
数学一项和这些信号传送、数据加密没有分过家,数学家也经常和这些公司合作,可是MCI?
宋问声摇摇头,只能说一声抱歉了。
问题不是条件多优厚,而是意识形态问题。
他在国内的地位维护和正面宣传,以为是什么空气吗?
首先他是一个对意识形态感知正确的本土华夏人,其次他是一个爱国者。
当年他去游学,有多少人担心,他出去了就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