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开始,陶记者也是首先恭喜了他一番,宋问声谦虚的应对,无论他怎么高兴都行,在面对大众的时候,谦逊的样子最能得到大众的好感。
紧接着,陶记者问出了第一个问题:“众观许多学者的研究就会发现,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从小到大,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您就如同一颗横空出世的星星,一亮相就是世界难题,还得到了不菲的成就,请问您当初怎么会选中四色问题这个难题?”
宋问声笑笑,“我逛微博,发现微博上也有关于两位数学家的争执,在了解了四色地图之后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我那时候完全没有想到证明他,只是好奇,于是画了很多张地图,发现他都是成立的,可是又说不上来为什么,然后就开始在图书馆看书和论文,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就像是解一道难题一样,就是这样,遇到难题我就看书,找灵感,等我证明完,发现好像可以发个论文,我就把他们写成论文,投了出去。”
陶记者忽然间觉得宋问声有点凡尔赛,出于职业操守,他只是在心里吐槽几句。
作者有话说:
(1)真的,偷懒超级快乐,嘿嘿;
(2)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9章 地球名人堂
大眼微博的记者采访结束之后,陶记者还拍了一张他的照片,神情有些激动,“我曾经采访过不少学者,他们有的正是盛年,有的已经白发苍苍,但是能够做出一番事业的,无一例外是饱含着对科研的热爱。”
“我是学生物出身的,做这行的太苦太累了,阴差阳错我成为了记者,并且干得不错,现在回想起来也有点后悔当初没有能够坚持下去。”
“你是我采访过的年纪最小、天赋最好的研究人员,希望你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陶记者的勉励让宋问声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本来他得到这个系统,目光只是局限在开到语文这个科目,更好的写小说上,现在一位交好的长者的鼓励让他肩膀上有了些许担子。
他觉得也许他能做些什么。
可能不多,但是想起每天阳光照到这一片神州大地,神州大地正是盛世,他也会有一股热血翻涌心间。
上小学的时候读到那一句「为什么你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还不明白,现在随着年岁的增长,知道了更多的东西,才体会到这其中的感情。
他想说,他也一样。
下午,校内记者也是准时拜访。
大眼微博的记者因为见得更多,去过的地方更多,知道得更多,所以脸上稍显沧桑,而校内记者是以学生为主,所以看起来非常的有朝气。
一个姓刘的带头老师,带着三个学生,一个大四,另外两个大二。
刘老师进门的时候就祝贺了一番,但是宋问声经历过一番陶记者的糖衣炮弹,已经不会出现脸红不好意思这种事情了。
反倒是三个学生有些激动又有些拘谨,支支吾吾说了半天。
最后还是大四的师姐先站出来了,“宋神,恭喜恭喜啊,发表顶刊的感觉是不是超棒!”
“宋神,要不然先给师弟签个名?”
“哈哈,知道要来采访宋神,我马上就从家里的狗窝爬起来了!”
三个人那种透着热乎劲儿的问候,让宋问声就想笑。
还是学校里的同学好相处!
“叫宋神感觉怪怪的,你们还是叫我名字吧。”宋问声无奈道。
“不奇怪不奇怪,自从学校在微博上点名表扬宋神之后,这个称呼就是全校都在叫的了,我们随大流随大流。”大四的学姐嘿嘿嘿的笑着,那样子就像是她比宋问声还高兴。
宋问声纠正了几次都无果之后,干脆随他们去。
校内采访比早上的大眼微博轻松一些,所以宋问声觉得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感觉这不像是采访,反而像是聊天。
“宋同学,这个视频到时候会发到官微,会艾特你,你点个赞或者回复一下就好。”刘老师叫不出宋神这个称呼,叫着宋同学的时候十分和蔼。
一颗在学术界冉冉升起的新星,是没有人想要得罪的。
校内采访人员离开了之后,宋问声打开自己的微博,发现自己的微博账号居然被金标认证了,而且粉丝数量居然从原先的十几个增长到一万多,下面全部都是密密麻麻的留言。
他眨眨眼睛,忽然间想起了走之前,陶记者要了他的微博号。
“今天还真是忙碌的一天啊……”他感慨道,然后打开了邮箱。
邮箱里也塞得满满的,甚至不乏国外某些知名大学发送过来的邀请他前去就读研究生的邀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