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的是许岱。
因为这段时间宋问声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他吩咐许岱除了过来打扫一下卫生,可以不用来报到。
所以今天许岱不在。
而现在他过来,还是因为隔壁周院长的助理悄悄告诉他,宋教授过来了。
再怎么神经大条,许岱都有一种打工被老板抓住玩手机的心虚感,他来的时候,感觉到宋问声的心情似乎有点纠结。
于是主动开口,“师兄,你今天有什么活要我去做吗?”
宋问声这才将眼神投在他身上,“最近还有去练拳吗?”
许岱从高中的时候就一直去周文的武馆练拳,这是第一次宋问声见许岱的时候,周文说过的,宋问声还很记得。
许岱点点头,“还去,周末我一般都去。”
“有时间吗?我最近可能要申请一个数学课题。”
许岱想了想,点点头,“有,我会去准备一些材料,不知道大概内容是什么。”
“哥猜。”宋问声慢慢的吐出这两个字,在说完这两个字的时候,好像最后一口阳气都被吸光了,向后一靠,靠在了老板椅上,瞪着天花板,如同一条没有理想的咸鱼。
许岱:“……”
深吸了一口气的许岱有些艰难的说道,“这个……难度会不会太高了?”
“有点思路,觉得可以搞搞看,我考虑了很久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要不然您和周院长讨论讨论,看看有没有搞头?”许岱面露难色,忽然间觉得他现在的脑子不够用,说不出好听的话来劝劝这位师兄。
如果是一个脾气比较差的人听见了这话,估计会觉得比较烦。
但宋问声不会,他只是笑呵呵的说,“本来也就是周院长催促我开一个课题,现在我觉得这个就很合适。”
之前说的拖课题,也只是一个缓兵之计。
拖课题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没有办法做下去,一个是可以完成但是还需要一点时间。
完不成就是非常严重的事故了,而第二种,最多就是拖个两年或者两年多。
还不如先弄个课题,解决了,到时候,周院长也没话可说。
许岱觉得宋问声说的话里头,有点不对劲啊,但是他略显强硬的态度,让许岱也没有办法反驳,怎么说,专业的事情听专业人士的,自己虽然也学数学,但是对于哥猜这种高端猜想,自己根本就够不着边。
于是这两天,他们就在准备申报这个课题的材料。
宋问声还抽空在林茂带来严加看管的电脑当中完成了一篇比较简短的文章,也是对他阶段性的工作进行一个陈述。
现在就是不知道那边的工作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天,陶轩那边的小组传来了好消息,他们已经完成了他们那部分的研究,现在就在张溢唐领导的部分了。
有了前后部分的东西,张溢唐他们应该也会很快吧?
果然一周之后,张溢唐部分也宣布完成,三个人在视频之中讨论了一下,其中有无错漏,在经过三个小组修改之后,这份孪生素数猜想的文章宣告出炉!
这篇被署名了三个人作为一作的文章经讨论之后,发往了老熟人《数学新进展》那里。
陶轩倒是想发往《美国数学会杂志》,这才是他的老熟人,奈何这本是季刊,审核有点慢。
之前因为宋问声将孪生素数猜想的数字频频推进,已经将这潭死水彻底激活,现在孪生素数相关文章在Arxiv上越来越多,他们也不愿意,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
这时候选择一本合适的期刊就是很重要的。
毫无疑问,宋问声和张溢唐都在《数学新进展》上发表过孪生素数的文章,他们觉得将这里作为阵地可能会更加合适。
这件事情,宋问声简单的和周院长这边说了一下,周院长高兴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只是他现在出差在外头,要不然他能拉着宋问声秉烛夜谈。
这件事情,数院里也就是这个小组和周院长、隐隐猜到一些的谢冠知道。
文章还在投稿的状态,不太方便告诉他人,以免引祸上身。
哥猜的申报很快就提上去了,这份申请因为是菲奖得主第一个比较正式的课题申请,上面的人还是很重视的。
只是一看到这个课题,他们竟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不知道该说这位大佬是牛逼呢,还是不知者无畏呢?
可是看他写上来的立项申请书,又有一点可行性的样子。
他们在反复横跳的纠结当中讯息组建了专家审核。
因为是菲奖得主申请,申请的又是哥猜这么一个课题,所以今天专家团的人数也有点多,足足有二十多位,都是在数论这个领域有着不菲成果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