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非常规宫斗(421)

作者:武思辰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家中人口共十六口人,你家长辈五人身故,你的三位兄长、两位嫂子、一个小侄子都葬身火海。那对姐妹不见踪影,你后来找到了重度烧伤的堂姐和堂弟,以及你叔家堂哥的儿子,可对?”徒述斐把刘肃的叙述用白话描述了一遍。

“去取卷宗来!”徒述斐吩咐了一声,又低头去看状纸。

人间惨事莫过于此。刘肃父母听闻噩耗前来殓骨奔丧,也永远留在了这闽州城里。然后就是刘肃舅家两个舅舅,不知道其中内情,本着亲戚之谊前来处理丧事,结果才进了城门,就被以冲撞王府的罪名给扣下了。

家中的两位舅母并外祖父母表弟表妹惊惧不已,老人家求告无门,又急又气的去了。两位舅母带着孩子惶惶不可终日,最后终于等来了刘肃。

只是这两个女子最终得知丈夫亡于南安王府的私矿中后,就被娘家人带回去了,两个舅家的孩子也就全都交托给了刘肃。

世间大多数的苦难,多数逃不过“家破人亡”四个字,徒述斐虽然在刑部阅览了许多卷宗,可看到这样骇人听闻的案子,还是忍不住又悲又愤。

此时灵宝取了卷宗,展开在闽州城民居失火那一页来给徒述斐看,里面还夹了一张纸,是李六的补充。

相比卷宗上那简单的一句话,李六的调查补充要详细得多。

“那场火,不光是你伯家叔家两家被烧了,还有你家邻居的一个独居老人也被烧死了,另外还有四家房屋被毁,六个人烧伤。其中有两人是为了救你家的幸存之人而受伤。”

刘肃点头:“小臣知道,三年前小臣已经有了举人功名,将几位恩人一家安置在了扬州。”正是张道几辖下。

“你的那两个表姐……恐怕凶多吉少。”徒述斐语气沉重的说道,“霍家被抄家查封,女眷下人里面没有双胞胎姐妹。”

刘肃抿唇点头,“小臣已经有了猜测。”

“不过你还是去看一看,万一……唉!”徒述斐收起了状纸,站起身拍了拍刘肃的肩膀。

刘肃也站起身来,对徒述斐一揖:“多谢王爷。”随后又是一揖,“小臣要向王爷请罪!”

“怎么了?”徒述斐把刘肃扶了起来。

此时刘肃额头上的红色已经变成了深紫色,他神情严肃,语气郑重,“小臣还是白身的时候,曾听闻一些有关王爷的传闻。当时小臣狂妄无礼,曾说过一些对王爷无礼的话。如今想起,实在是汗颜!王爷您受了太多少智之人的非议了!”随后又是郑重的一揖下去,“无论王爷恕罪与否,小臣都没有怨恨,只是小臣的罪孽,是小臣该受的!今后请王爷尽管驱策小臣,小臣万死不辞!”

“不必如此。”徒述斐见刘肃的情绪越来越激动,赶紧安抚这位有些愤青雏形的年轻翰林,“你安心国事,今后若是有机会为政一方,莫要忘了今日的初心,就是对本王最好的歉意。”

其实他也不知道刘肃到底是因为什么这么激动,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受了什么非议。但这不妨碍他借着此事给这位年轻翰林定下一个未来的小目标,设下一条为官的道德准则。

“臣——定不负王爷教诲!”刘肃又是一揖。

徒述斐今天受了刘肃太多礼,总觉得自己要折寿,见该说的都说完了,将这案子记在出首举发的卷宗上,算是接了案子,就赶紧把人打发走了。

在徒述斐因为打发走了刘肃而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却不知道整个闽州城都因为他而沸腾了起来。

民间百姓对于皇家的好奇和猜测从古至今就没停止过,但是因为想象力的有限,也都带着一些可笑又可爱的元素。

可总归一条,那就是——皇家子弟、正经的皇帝老爷亲儿子,是不会像自己家里孩子养,张罗着替他们这些大字不识一个、官话都说不利落的平头老百姓,修屋顶、淘水渠、修门窗、找大夫……的!

可事实摆在眼前。

人家正正经经的皇家王爷,每日里给他们这些庶民办事,抓走了那些讨人厌的小混混,让他们最近的日子好过了不少。

徒述斐巡逻区内的人一开始还一片混乱,觉得听错了、不可能。可是随着几个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他们才真的相信了。

巡逻区里一个年岁大的老丈憋了半天,忍不住发火:“那个卖扁肉的蠢货,还敢说那是个姓王的小军爷!白活了几十岁!还骗了咱们!”(福建话发音太难、种类太多了,读者们将就着看吧!)

“现在不是计较那个老蠢货的昏头话的时候,还是想想咱们该怎么办吧!”另一个差不多年纪的老丈插了一句嘴。

可一群老百姓也不知道他们应该如何,便想着问问亲戚,想着靠三亲六故集思广益一下。尽管他们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慌乱什么,可就是忍不住慌乱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