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为什么王家简直是毫不犹豫地就将翠玉远远地就送去了田庄呢?”
“是王家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富贵,恩将仇报?看王家对待胡问静的态度好像不是。”
“是翠玉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惹怒了王家?刚刚遭遇了歹人大劫事件,劫后重生的翠玉能够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那中年男子道:“一直以来,史学家对这段历史反复研究,却不得要领。真相早已埋没在了历史之中,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在太康二年,谯县王家的大小姐王梓晴在回家的途中遇到了胡问静姐妹,一起逃出了歹徒的抢劫,随行的忠仆尽数战死,王大小姐的丫鬟翠玉被打发去了农庄。”】
屏幕上一个弹幕都没有,史学家脑子有病,为了一段大家都知道的打劫事件反复揣摩,有这时间去认真研究股票什么时候崩盘不好吗?
……
【……“大型考古纪录片《话说大楚》第八集 《被车轮撞了腰的二十四友》”。】
【那中年男子缓缓地从书本中抬起头来,道:“……大缙朝的文坛喜欢华丽的骈文,二十四友中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被当时称颂,世人争相抄录,一时洛阳纸贵。陆机的《
辨亡论》虽然有明显的仿写《过秦论》的痕迹,‘命意相似’、‘笔致相似’、‘句法相似’、‘句度相似’,但单独而言,依然是一篇华丽的骈文。”
“二十四友中的大部分人都有显赫的家世,石崇是大司马石苞第六子,当过荆州刺史;潘岳是安平太守潘瑾的孙子,琅邪内史潘芘的儿子;张载、张协、张亢的父亲是蜀郡太守;杜斌是杜预的族兄;杜育是定侯杜袭的孙子……”
“二十四友是一群有家世,有背景,有才华的年轻人,假如没有太康二年的那一场相遇,二十四友中的不少人应该会在大缙朝成为一方大员。”】
密密麻麻的弹幕挤满了屏幕:“官二代!”“官二代!”“官二代!”
【那中年男子缓缓地道:“可是,在大缙太康二年的深秋,大缙朝的第一个女官胡问静到达了洛阳,改变了二十四友的人生。”】
弹幕齐飞:“命运的车轮转动了!”
【那中年男子道:“……为什么与胡问静毫无关系的二十四友会主动挑衅胡问静?”
“史学家们认为那是一次小小的政治交锋,大缙朝廷之内有人想要借着鼓动陆机写下一些犯忌讳的文章,将江东陆家连根拔起,夺取江东的利益。”
那中年男子平静地道:“根据历史记载,陆机曾与人言,若不是二十四友的带头大哥王敞阻止,他极有可能写下了会被怀疑影射皇后的文章。”
“这一段信息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二十四友会莫名其妙的与胡问静结仇。”
“在洛阳百姓眼中的风花雪月的背后,其实是大缙权贵对新占据的‘蛮夷之地’江东的垂涎和厮杀。中原的利益早已被大缙的权贵们瓜分了,而江东却是一片空白,只要铲除了新投降的江东门阀,大缙的权贵将能够得到大量的利益。”
“可惜这如意算盘却在胡问静的误打误撞,以及大缙皇帝的插手之下粉碎了。”
“江东陆家以及江东的各个门阀因为一篇《二十四友艳行记》躲过了一场劫难。这对江东门阀而言也是始料未及的。”
(屏幕中出现了一本残破发黄的古本书籍,《二十四友艳行记》。)】
弹幕飞舞:“江东恩人胡问静!”“拯救江东的小黄文!”“谁有《二十四友艳行记》?我要没有删节的版本。”“同求!”“同求+1!”“同求+10086!”
【那中年男子翻过一页书本,道:“有后世的文学家分析《二十四友艳行记》,认为该书与以前的小黄文的风格完全不同,文笔朴实,全篇不带一个艳词,却令人充满了遐思,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忽略小黄文的性质,《二十四友艳行记》中的部分情节开创了玄幻时代,文学创作对象再也没有局限在狐狸精老虎精花妖之类的局限,从有形之物跃升到了宇宙万物。”
那中年男子严肃地道:“后世文学家认为《二十四友艳行记》堪称‘孤篇盖大楚’,不论从小黄文的角度还是从想象力和文学影响力,大楚一千余年来再无一文可以达到这个高度。”】
弹幕:“被统一天下耽误的小黄文大师!”“我穿越到古代也要写小黄文!”“发家致富靠小黄文!”“一千年前的腐女狂喜!”
……
【……“大型考古纪录片《话说大楚》第十三集 《恶政猛于虎》”。】
【黑暗中,那中年男子默默地看着书本,许久,才放下书本,道:“一切的纷争都是经济纷争,一切的经济纷争都是粮食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