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后春日(5)

思绪随着叫不到车的急躁飘远,嘉图鼓鼓嘴,掏出手机在群里发消息——没人接单,出租车也不停,我得晚点。

静伊秒回——我们也堵着呢,蒋数说不行他回去接你。

“别”,刚发过去一个字,面前停下一辆黑色越野车,嘉图下意识先去看牌照——京 H,有人接单了?奇怪,还外地车?

车窗落下,认识却又不相识的那张脸,他的第一句话是,“我送你一段?”

嘉图“哈”一声。

那人却直接开了副驾车门,头侧向后望望,“上来吧,我不是坏人。”

排着队的驾驶员们已按起喇叭,被层层声浪弄得心慌,嘉图一脚跨进去,关上车门,系紧安全带。

不经犹豫,他迅速起步。车内没有音乐,没有广播,安静让一切变得模棱两可。

直至第一个红灯停下,嘉图满肚子话刚欲开口,对方却将身份证和驾照统统递上来,语意带些迟疑,“你别多想,我……我没有别的意思。”

徐植,三十二岁,内蒙人。

嘉图仔细看过证件,完璧归赵,“哦”一声。

“你去哪儿?”对方问。

嘉图报出地址,见他迟疑,目光略过支架上显然用于导航的手机,“我输进去?”

“好。”徐植说着,将手机拿下来。

“我是冯悦的……朋友。”他的声音再度传来,“你们是邻居吧?我就想知道些关于她的事儿。”

嘉图默默把手机放回支架上,鬼使神差来一句,“我朋友是警察。”

“啊?”徐植辗转发出一个音节,随即笑了,“你不然打开共享位置吧,都放心。”

嘉图真就那么做了。

可事实上,在与静伊的连线过程中,她头脑里已过遍曾读过的推理小说看过的悬疑剧。根据故事情节推断,若对方有歹意,在自己说出那句“我朋友是警察时”他应佯装镇定,进而费尽心机套话究竟这个身份属于刚刚见过的两位朋友中的哪一位。

思路有了,但警惕不可松。

交通灯变化,车辆重新起步。

“冯……”

两人同时开口,提到同一个字眼。

“你先说。”嘉图退让。

徐植侧头看过来,又迅速转回去,“刚才冯悦说牛奶箱里的东西被邻居发现了,是你吧?”

那个信封此刻正静静躺在驾驶位与副驾驶中间的置物盒中。

近距离看,很厚。

“是。”嘉图坦诚相告,“我怕冯姐又一起扔掉。”

这个“又”是没经深思蹦出来的,她想多解释一通,心里的警戒线却及时拉响,于是便没有往下说。

“之前的……你见过?”徐植倒不显得惊讶,也没流露出过多失落,只轻轻叹口气,“能猜到。”

“知道不收还一直送?”

徐植沉默片刻,“可能有一天就收了吧。”

他并不自信,从语气到用词,表达的更近似某种迫切的愿望。

“冯悦……她好不好?我是指有没有什么难处,平时聊起过的,或者你们碰面有没有觉得她……总之,方方面面吧。”

嘉图略过问题,“你们认识?”

“嗯。”

“很久?”

“对,之前大家都在北京,后来……”徐植自顾点点头,“认识挺久了。”

“那你没有联系方式?”

“电话还有。但……”他顿了顿,“冯悦不想见到我。”

嘉图没有再深问,多了有打探他人隐私的嫌疑,萍水相逢,不至这层。

“我和冯姐不算熟。她平时不怎么出门,即便楼上楼下也很难遇到。”嘉图告诉对方,“不过听我妈说冯姐工作挺忙的,老吃速食。”

其实还有一些具体信息嘉图是知道的,比如冯悦的单位,她的出行路线,她常去的超市。然而徐植与之关系仍是谜团,防人之心不可无。

静默片刻,徐植说,“她不该过这样的日子。”

这也是下车前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第3章 三晚风习习的夜3

目的地是一间新开的酒吧。

在嘉图的印象里,这块原本是家西图澜娅西餐厅。地处城市办公圈,周围尽是三四十层的写字楼,身处钢筋森林的白领们难以摘出两小时去等一餐牛排,生意大约一直惨淡。店里放着一首熟悉但说不上名字的爵士乐,人很多,像是某家公司的员工在此小聚,嘉图听到一些“赋能”“下沉市场”“资源重置”的字眼。她直奔二楼露天吧台,在楼梯上遇到随人正往下走的蒋数。

“我正说要不要回去接你,还挺快。”蒋数单手搭在她肩膀上,随之介绍,“嘉图,我发小。这是磊哥,酒吧老板,我朋友。”

他旁边一身黑色西装搭配灰色 T 恤的男人便伸出手,“你好,袁天磊。”

上一篇:回到夏天的法则下一篇:三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