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夏天的法则(34)

以前高三下学期的时候,戴翔给她补课时,就会抽查她纵横的知识点串连。这是死记硬背无法达成的智力游戏。

她熟门熟路地跟到戴翔办公室,开始给他讲自己复习的情况和问题,听话听音地去分辨哪些地方是重点,哪些地方超纲。戴翔抽了她几个知识点,满意地点点头。

上一轮摸底考夏沙拿了 147 分,差三分满分,是整个年级的第一。对于夏沙来讲是一次单科第一,对于戴翔来讲意义也不寻常。戴翔才从其他县市调到一中,高三只带了夏沙他们一个班,历史第一在他们班,证明戴翔的教学水平名符其实。

无论如何,对于戴翔是自己高三历史老师这个事实,夏沙感到很幸运。

大学时她每年假期回家,都会约同学去看戴翔。老校区的时候看过,新校区的时候也去看过。老校区一次,还是齐默陪她来的。

准确地说,在老校区没有拆的那几年里,只要齐默和她约出来,都会到老校区里来看一看。所以每一次老校区的回忆里,都有他。

老校区见戴翔那次,齐默跟着她一起进了老师办公室。夏沙穿了条无袖黑色连衣裙,是她觉得不会出错的一件衣服。见齐默时,她用上了绝对的谨慎。戴翔见到夏沙身后跟了个男同学,也没有问是谁,直接和夏沙聊起来。齐默就闲闲地站在旁边,听他们聊天。

夏沙对戴翔的反应表示感激,因为她也不知道怎么介绍齐默。夏沙和戴翔聊了些刚进大学的困惑,讲到自己选专业的后悔,再到遗憾高考没有正常发挥。讲到这里,戴翔很感慨又严肃地对她说了一句:“你高三的时候,还是太懒,不然肯定会更好。”

当时夏沙怔愣在原地,别人都说她高三努力,原来戴翔早就看破了她懈怠的空间。

得了这样的一个评语,她没有不服气,只是觉得,老师对她的关注和了解,远比她想像得多。

当时戴翔嘱咐她:“要向上,要尽你所能地向上走。”当时她听得懵懵懂懂,不是完全理解戴翔说的“向上”指的是什么。但每当她懈怠的时候,总会想起,有一双看破了她偷懒的眼睛,期冀着她能向上走。

回忆到这里,夏沙笑了笑,问戴翔:“您觉得我还有哪里要再准备一下吗?我担心自己还不够努力。”

戴翔合上她的笔记,眼镜后的眼神毫无波动,说:“已经很充分了,你不要太紧张。以你的复习程度,只要不犯低级错误,这次考试可以拿满分。”

夏沙听了这话笑出来:“这次考试很简单吗?”

戴翔很淡定地回复:“看到卷子你就知道了。”

夏沙觉得自己收获已经足够,起身告辞。对于高三只带了一个班的戴翔来讲,他们是利益共同体。除了夏沙自己之外,没有人比戴翔更希望她历史能考得好。

她没有约戴翔的放学后补课,课间操的时间对她来讲已经很够。数学大敌当前,她要把整块的时间留给数学补课。而零散的时间加起来,也很可观。就像这次拆解出板报的任务一样,化整为零也是减少压力的方法。

一边从办公室往外走,一边在脑中盘算着历史之后的地理和数学周考,夏沙迎面差点撞上人。她停下来才发现,是那人故意撞上的她。眼前的齐默,像是等在办公室旁,候着她出来的一样。那个靠在门边的架势,和当年陪她回老校区看戴翔时一模一样。

那天见完戴翔后,夏沙的情绪不是很高。她被那个“懒”字压得心里堵堵的。旁观了整个聊天的齐默,觉得不以为然,说:“我不知道你把老师的评价看得这么重。”夏沙说:“这是我高三最喜欢的老师。”齐默摊摊手,不以为然。他向来把老师和整个教育制度当成是自己自由精神的对立面,不理解夏沙到毕业后依然和老师保持联系。

那一刻,夏沙从未这样直观地感受到,她和齐默从一开始,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而现在,这种感觉也从未减弱。

夏沙抬头看他:“有事?”

齐默说:“没事,刚好碰见。”

夏沙抬腿就走,齐默跟上来讲话:“我看到你们班板报开始出了,这次你不负责吗?”

“为什么我一定要负责?”夏沙没好气。

齐默说:“因为高一高二我们班的板报都是你负责的呀。”说完这话时,他们刚好路过原先班级的门口,高二时的板报还贴在上面,字是夏沙的笔迹,画是齐默的画。夏沙突然才想起来,高三那次板报,并不是她和齐默第一次一起合作。

因为高三时的交集太深刻,夏沙老是忽略,她和齐默原先班级时就有交情。原先的班级里,齐默是宣传委员,夏沙是团支书。也不知道为什么,夏沙不管在哪个职位上,出板报都是她的事。这样看来,她比自己以为的还要爱管事。

上一篇:女娲之死下一篇:门后春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