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夏天的法则(28)

第21章 21.花季未了

看着镜子里完美的八字刘海,夏沙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她从镜子里看着拿理发剪的余姐,甜甜地说了声谢。问收多少钱,余姐说:“十块。”夏沙心里暗叹了一声,这是多少年没听过的物价了。

余姐是个短发接近寸头的女人,夏沙上次找她剪头发,还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因为把她的一头长发给剪成了男孩短发,后来夏沙就再也没有踏入过这块伤心地。不过上次是因为父亲把她的长发先剪坏,她才来找余姐善后。接连的错误决策,才导致了她对剪短发长达数年的心理阴影。

但余姐其实是个很酷的女人,小时候母亲带夏沙来她店里把头发剪“一刀切”,简单地剪短一截,余姐一剪刀切过去,剪完母亲问多少钱,余姐很大气地摆摆手:“就一剪刀,不收钱。”

余姐收了夏沙递来的十块钱纸币,然后和夏沙讨论起来,她在哪里学到的这个发型。夏沙不仅说了自己想要的模样,还大致讲了剪发的方式,而余姐一点就通,经验加技巧,给了她一个完美发型。

夏沙糊弄地回答:“是时尚杂志上看到的。”

她总不能说,是从她后来“御用”的理发师那里学到的。夏沙在打理头发这件事上,拿出了学习的热情,每次去剪头发时,都要学一个打理头发的技巧,也会仔细聆听理发师的剪头发思路。这来自于夏沙的职业习惯,比起闲聊自己的事,她更愿意倾听别人讲述有价值的内容。这让她的理发师一向待她不同,每次出去培训回来,都会告诉她自己新学了tຊ哪些新技术,而夏沙的理论知识也因此得到了不少扩充。

余姐赞她:“学得不错。下次有新发型也带过来给我看,我帮你剪。”

高考后的那个暑假,葛茵在余姐这里以极优惠的价钱变换着造型,染发、卷发、刘海,最让夏沙羡慕的是,这些都是葛茵的母亲带着她去做的。而夏沙的母亲,在这方面对她一直是在抑制,不让她花过多的心思在打扮上。当夏沙表达了对葛茵在打扮上的投入和葛茵母亲对她支持的羡慕后,母亲睁大了眼,一脸惊讶地问她:“她花了这么多心思打扮还是这个样子?”然后得出结论:“正因为她不好看,她妈才要打扮她。”

鸡同鸭讲。

天知道那个暑假夏沙是多么羡慕葛茵弧度刚好的焦糖色厚刘海,虽然现在于她眼里,厚刘海已经过时了。

葛茵此刻,不知道在想什么。杨柳觉得无聊先回家了,葛茵陪夏沙到又一个她的地盘来剪头发,但夏沙没有听取葛茵对剪发的建议。夏沙剪完,葛茵还没来得及发表意见,夏沙就和余姐聊了起来,没有给葛茵发挥的余地。

两人往家走,葛茵和夏沙闲聊起来,问她怎么会和杨柳又联系上,怎么又想着去找她。言语里,对夏沙先去找杨柳有些不满。

夏沙不太想说补课的事,她要照顾杨柳一个人的情绪就已经够累了。毕竟是杨柳母亲的关系,葛茵如果想知道,那也要看杨柳愿不愿意说。毕竟她们两个可以说是有竞争关系的。逛街时夏沙才知道,葛茵和杨柳竟然在同一所补习学校,两人一路从小学比较到高中,竟然连复读也撞在了一起。夏沙原比她们小一届,又是文科生,游离在了她们两人暗暗的比较之外。

夏沙不是一个善于撒谎的人,她转而问起葛茵,上学时有没有和杨柳打交道。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对于不想撒谎的夏沙这是很好用的一招。社会的拷打没有改变她的天性,但确实教了她很多实用的社交手段。

果然,葛茵开始抱怨起杨柳在补习学校的所做所为来,吐槽杨柳明明都是复读生,还是一副心高气傲的模样。听到这里,夏沙不由有些心疼起杨柳来,复读的结果,葛茵考上了一本,而杨柳只去了本地的三本学校。那时,葛茵看着杨柳该多有优越感。

可以想得到,在那个高考后的暑假,葛茵是处在多么春风得意的翻盘中,她的母亲才在物质上那样奖励她,发型一个一个地换,新衣服一套一套地买。夏沙原本以为葛茵的作风一向如此,后来才想通,那样急切想打扮的心情,还另有所图。

人的品性和行为会一以贯之吗?夏沙不否认,自己想在葛茵身上做个实验。毕竟,要在齐默身上做实验,对她来讲有点太难了。相对来讲,葛茵要好懂得多。

但夏沙也知道,就连葛茵这样好懂的人,在事情还没发生的时候,她也不能轻易下结论。

对于接受了现实主义理论教导的夏沙来讲,实验效果只是顺带的观察,她花时间去逛街,是因为她确实需要把日常生活迅速调节到她舒适的状态。

上一篇:女娲之死下一篇:门后春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