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课上完,和老陶约好下次补课的时间,夏沙开始实施她的另一个周末计划。她和杨柳走出老陶家,一级一级地下楼梯,夏沙问杨柳:“你说,我们去找葛茵和秋芊出来玩怎么样?”
听得这话,杨柳明显愣了一下,问她:“什么时候?”
夏沙说:“现在啊。”
她们以前约出来玩,也是随时起意,直接上门找人。更粗犷一些,站在院子里直接叫人。她们几家楼层都不高,特别是杨柳家,是杨柳的房间对着院子,一喊一个准。
杨柳迟疑:“可是现在要吃午饭了吧。”
夏沙说:“先上门约下午出来,你下午有事吗?”
杨柳摇摇头,于是被夏沙带着到了葛茵家。葛茵开门,看着她们两人一脸错愕,夏沙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直接问:“下午有空吗?”
夏沙和葛茵,在高考后恢复了联系,高考后的暑假,她们一度变得十分亲密。但却又因为一些事疏远起来。看着并没有那么陌生的葛茵,夏沙直奔主题。
她拉着杨柳来找葛茵,并不是想叙旧,而是有一个地方想让葛茵陪她去。而秋芊只是顺带一起,免得她的提议看上去太奇怪。
葛茵迟疑了一下,问:“有什么事吗?”
夏沙明快地回答:“想去逛街,你去不去?”
不等葛茵回答,杨柳先问:“你想逛什么?”夏沙对杨柳说:“逛书店买辅导书。”然后转头对葛茵说:“顺便逛衣服。”
杨柳还在踌躇,只听葛茵脆生生地应了一句:“好!”
第20章 20.触发事件
三人一起走到这座小城最繁华的街道上时,夏沙有种久违的小时候一起玩耍的感觉。
秋芊没有和她们一起出来,才高二的她就被塞了满满的补课,周末半点不得闲。而葛茵和杨柳都是复读生,已经再没有多的课要补了。
葛茵会和她们出来逛街,在夏沙的预料之中。在她们几个里,葛茵是对自己打扮最上心的。在复读的一年,能借着夏沙这个通行证一起出去,对她来讲是一定会抓住的机会。听得是和夏沙一起出去,家长们多半会同意,对他们来讲,这是小孩不会去做坏事的保证。
但对夏沙来讲,童年时称得上冒险的事,都是葛茵和杨柳带着她去做的。
十岁时,她俩就带着夏沙和秋芊骑自行车去河边,那时的河边,还并不怎么安全,无人的角落常有抢钱的人流窜。四个小女孩一路沿着河堤骑下去,tຊ一直骑到另一个区,然后再提心吊胆地骑回家,沿路受了不少惊吓。她们还喜欢提一些危险的挑战,比如家门口有一个大斜坡,杨柳提议加速骑车冲下去,葛茵附议,说带人冲会更刺激。结果到现在,夏沙膝盖上都还留有那时跌倒后留下的永久性的疤痕。
所以她们一路长大,只是玩伴,找出各种游戏、研究各种玩法的玩伴,并不曾真正交心过。但那些冒险的童年,对夏沙来讲,仍然是弥足珍贵的回忆。至少在这几个玩伴这里,她从来没有遭遇在学校那样的孤立事件。
葛茵有私下讲过杨柳的坏话,在四人团体中,葛茵和杨柳一直在争夺主导权。夏沙一直不偏不倚,两个玩伴,都有她聊得来的地方。认真说起来,夏沙和杨柳是最先认识的,而葛茵是最后加入的。夏沙还记得,那时杨柳、秋芊和自己还是三人小团体,在院子里众多小孩中自动成为一派,是因为她们都有自行车,牌子都是捷安特。
而葛茵那时,骑着一辆对小孩来讲过于大的黑色凤凰牌自行车摇摇晃晃地骑过来,问可不可以和她们一起玩。从此三人小团体,才变成了四人小团体。
后来夏沙回忆起这个初识的场景,才会觉得从小葛茵对于想要接近的人,都很有心机。
葛茵并不像她们三个一样喜欢骑自行车,葛茵的自行车是临时借她父亲的,并没有像她们三人一样专门买一辆来骑。在认识葛茵之前,她们三人的主要活动就是到附近的学校骑车,一圈两圈三圈,运动量不少,但安全有益。
葛茵加入之后,她们开始尝试危险活动。去河边的事被家长知道后,禁了她们一周的骑车。而大斜坡的冒险之后,夏沙深到留疤的伤口,也让她对骑车这事有些后怕。再之后她们的玩耍,就是在院子里捉迷藏之类的游戏,很少再约着一起骑车了。三人统一的捷安特在路上结成队的风景,再看不到了,后来每每一想,葛茵骑着黑色大凤凰加入她们这个车队的场景,本来就不是太和谐。
对于放弃骑车这件事,最轻松的是葛茵。后来想想,每次她们约骑车的时候,葛茵骑着那辆大车时,都不是太自然。